2015年2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15年春節(jié)團拜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fā)表重要講話并強調(diào):“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使得“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2月18日人民網(wǎng))
“公慈勤和仁禮謙誠興家風,德愛博賢義節(jié)孝真育后人。”這是從小就受“詩鄉(xiāng)”文化的熏陶、中學時代開始發(fā)表詩作的全國著名作曲家、散文家、詩人杜興成,請曾國藩的后人曾正國鐫刻于貴州省綏陽縣洋川鎮(zhèn)杜家堰坎的古庭院勸勉樓下的楹聯(lián)。
偶讀到詩人杜興成的一首勸勉藏頭詩:“公正成就家國興,慈善撼動山海情;勤奮求索一生苦,和睦安民全憑心。仁者只需三畝地,禮仕讓他七桶金;謙遜待客八方走,誠懇處世兩袖清。德性好壞定命運,愛憎分明藏胸襟;博學多才不傲勢,賢惠端莊樹人品。義氣莫可太縱容,節(jié)貞風骨照后孫;孝敬二字最難讀,真忠懷揣天下行。”學習、品味、思考之余,我們終于明白了,原來是詩人為沿襲先祖教誨、代代銘記家訓而撰寫的楹聯(lián),別有深意在其間。詩人杜興成的庭院楹聯(lián)文化,從公正慈善、勤奮求索、和睦團結(jié)、仁愛禮仕、謙遜待客、誠懇待人、品德高尚、愛憎分明、博學多才、不傲不居、賢惠端莊、義氣助人、節(jié)貞風骨、孝敬真忠等方面,闡明了做人、興家、處世和愛國的原則、方向、道理和經(jīng)驗,真是傳承家風、勵志自勉的典范和指南。
品讀和借鑒詩人的楹聯(lián)、詩歌的同時,我想起了同樣熱愛歷史文化、年近八旬的我的農(nóng)民父親,他在2010年8月20日也曾贈送給一位親友考上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孩子萬小松這樣一副對聯(lián)貼在了他家大門上:“祖德宗功蔭佑萬世子孫登金榜;黨恩國惠潤澤炎黃兒女跳龍門?。ǖ仂`人杰)”初看這幅對聯(lián),好像有光宗耀祖的嫌疑,其實,這是來自于我的父親為萬小松考上大學寫的一篇勵志祝酒歌:“祖先傳后人,德藝要雙馨;宗旨在奮斗,功夫在個人。蔭樹好乘涼,佑照后人行。萬事靠自己,世代出能人。子孝父心寬,孫敬爺精神。登高望遠景,金秋亦耕耘。榜上留名姓,黨最關民生。恩深似東海,國是我的根。惠風伴春雨,潤物細無聲。澤自師父輩,炎夏母愛臨。黃河湘江水,兒要銘刻心。女亦步征程,跳馬飛紅巾。龍展翅升空,門外路延伸。地遠心莫靜,靈秀震鄉(xiāng)城。人事在于志,杰出過一生!小松成大樹,風雪勇抗爭!”老父親沒有送一分錢,而以此聯(lián)和詩作為孩子今后漫長人生路的鼓勵和鞭策,難道孩子及其全家不高興萬分?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就應該從重視教育、文化和文明開始,從很多詩人包含家風家訓的詩詞楹聯(lián)中獲取,認真品讀,用以勵志,建設家庭,建設集體都是可以借鑒的,也是有利于社會和國家的??涕郝?lián),傳承家風有深意;送對聯(lián),即使千金亦難買;品對聯(lián),我們勵志且前行!
【聲明:本文系本網(wǎng)獨家采用稿件,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p>
投稿郵箱:jst71ztz@126.com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