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fā)工作成效考核辦法》,并發(fā)出通知,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zhí)行??己斯ぷ鲝?016年到2020年,每年開展一次。(2月17日網易新聞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5年時間,7000萬人脫貧。毫無疑問,這是一場“啃硬骨頭”的攻堅戰(zhàn),更是一場影響世界的偉大戰(zhàn)役。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立下“軍令狀”,以扶貧攻堅的主角身份表明消滅貧困,讓所有百姓都過上好日子的決心。走基層、訪貧困,引項目注資金,強培訓多“造血”,扶貧正以前所未有的強度和力度讓貧困逐漸消失,讓貧困群眾看到了希望。
然而,由于“貧困縣”的帽子長期以來可以帶來政策上的諸多“好處”,導致很多貧困地區(qū)不愿“摘帽”,甚至存在“戴帽炫富”“爭戴貧困帽”現象。層層上報的“數字脫貧”讓人看不明白,摸不到實際,更有部分干部將扶貧成績趕到了山上弄成了一大群白花花的羊子,一大片綠油油的樹子,一排排顏色一致的房子。干部給下屬打了高分,也給自己弄了一個心安理得的政績。唯獨留下的是財政經費打造了“盆景”,群眾還是依舊貧困,甚至在干部的折騰中失去了信心和希望。
扶貧的主體是黨政,是干部的實際舉措。脫貧的主體是貧困群眾,在國家的幫助下,在干部的引領和指導下,通過自身的努力過上好日子。能夠將扶貧與脫貧串聯起來的最實際和最顯性的是對干部們的考核??己诉@一根“指揮棒”就必須引導各級領導干部全力扶貧,讓群眾脫貧。
在四川,2015年開展了一場“扶貧大會診”,各級領導走田坎、進院壩,每到一處,都坐下來了解群眾所需所盼,每赴一縣,都與當地黨政班子共商發(fā)展大計。在這場“大會診”中,不但看到了實績、總結了經驗,更看到了短板、找出了問題,明確了以后扶貧攻堅的方向,提出和實施更為精準精細的扶貧策略。這樣的考核讓扶貧的戰(zhàn)略壓力得到有效傳導。
扶貧成效考核有脫貧“硬指標”,這些都是用數據能夠表述出來的。但是脫沒脫貧不應該僅靠數據說明問題,而必須看群眾是否真正過上好日子。那么,對干部的考核就尤需注重群眾認不認可、滿不滿意的“軟指標”。“違反貧困退出規(guī)定,弄虛作假、搞‘數字脫貧’的;貧困人口識別和退出準確率、幫扶工作群眾滿意度較低的”要被追責,足見真脫貧和“群眾說了算”在考核中的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對扶貧工作開出了“四個切實”、“六個精準”的“藥方”,拿好藥、煎好藥、喂好藥,來不得半點馬虎,才能藥到病除??己耸?ldquo;指揮棒”,必須引領各級干部全心全力扶貧;還是壓力,要讓那些在扶貧工作中“不作為、亂作為、假作為”的干部官帽不穩(wěn),心存敬畏;更是指向讓貧困群眾真脫貧,這才是扶貧的正道和終極目標。
【聲明:本文系本網獨家采用稿件,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轉載請注明出處?!?/p>
投稿郵箱:jst71ztz@126.com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