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是四季之首,冬是四季之尾,過年既尾且首,辭舊迎新,一個舊的365天隨風而逝,再也喚不回;一個新的365天迎風而來,平展在你眼前,感覺上真好像一大張如毛澤東同志當年所言的“白紙”,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然而,畫什么,怎么畫呢?就在這微一沉吟間,完美圓滿的365天已經殘缺了。人生時光,尤其是太平盛世的時光,過得就是這樣快——轉眼就是一年。一年,一年,青春時代已為短暫的美夢,當你夢醒之時,它早已消失得無蹤無影。真是時不我待,歲月催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如同自然運行,剛勁雄健,發(fā)奮向上,永不懈怠,乃為君子立身處世之道。一個人當如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鯤圖新舉、擘畫方略,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向全國各族人民鋪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發(fā)展藍圖,實現(xiàn)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進入了決定性階段。最后沖刺在這五年,關鍵也在這五年。五年,在時間長河中只是短暫一瞬,而對于人類尤其對于中華民族來說,卻更具豐富的含義。我們要確保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為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打下堅實基礎,分分秒秒都顯得格外珍貴。這要求我們每一個有志于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奮斗的中國人,更必須加倍珍惜時光,自覺以“建設偉大祖國的主人翁”意識,以“一年更比一年強”的期許,以“快馬加鞭未下鞍”的精神狀態(tài),只爭朝夕,真抓實干,腳踏實地地干好每一天、創(chuàng)造每一天、成就每一天,力求每天都有新成果,每天都有新變化,每天都有新氣象,最大限度地提高時間的含金量,確保“十三五”規(guī)劃開好局起好步,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zhàn)略步伐穩(wěn)健前進,不斷書寫偉大祖國日新月異、萬象更新的新篇章。
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站在江邊,望著滔滔而去的江水感慨萬千,寫下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千古名句,教育人們珍惜時光。西哲有言,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今天是連結昨天和明天的紐帶,昨天以今天為歸宿,明天以今天為起點,警示人們用好今天。而這新年,大概就是上蒼為我們設置的一個警示關口,它讓我們驚覺時光之飛逝,珍惜當下,不敢懈怠,不敢蹉跎,書寫今天的奇跡;又或許,新年是時間老人發(fā)的一張通往新夢的路條,它讓我們放下昨天,把握今天,追夢而行,在今天的時光里奮力開拓,用今天的錦繡編織明天的輝煌!
(作者于永軍:原濟南軍區(qū)司令部直屬工作部副部長、陸軍大校、教授)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71.cn,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上線以來,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建議!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