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一個扶貧第一書記就牽著兩頂“帽子”,一頂是鄉(xiāng)鎮(zhèn)一把手的,一頂是派出單位負責人的。鄉(xiāng)鎮(zhèn)跟第一書記、派出單位結(jié)成了命運共同體,誰也不敢搞假,必須合力干出打?qū)嵉臉I(yè)績來。(1月15日 《人民日報》)
以往,第一書記被派駐到貧困村開展扶貧工作,卻總被一些基層干部故意刁難,更甚至存在一些領(lǐng)導(dǎo)對工作不支持,以致工作難以開展。如今,采取“官帽連坐制”方式,到底要是啥效果?筆者認為,就是要從源頭上根治病根,筑牢績效考核,破解第一書記兩頭受氣的尷尬局面。
當然,要想取得實質(zhì)性的效果,既需要制度上的保障,也需要抓好監(jiān)督考核工作,更需要讓政策落地有聲。光打雷不下雨,顯然不行,弄不好還會出現(xiàn)“利益共同體”。所以,就要必須要細織制度的籠子,收緊“一把手”手中的權(quán)利,明確哪些事該負責、哪些事該放手,確保責任落實到人。
除此之外,還要把守好選人用人關(guān)。俗話說,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一些第一書記被派駐到貧困村開展扶貧工作后,的確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一些地方所派駐的第一書記,只是一種形式、走過場,更甚至是到過村里的沒有幾次,顯然這就是在選人用人關(guān)口的失守。作為“娘家人”的派出單位必須把好“審核關(guān)”,好“好鋼”用 “刀刃”上,才能達到預(yù)期的效果。否則,只會有損政府部門的形象,還滋生了不良風氣。
不可否認,近年來,開展扶貧工作的成效顯著,獲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但亦不得不承認,重形式、走過場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嚴重影響著扶貧工作的深入推進。對于達州市實施的“官帽連坐制”的舉措,恰好為扶貧攻堅工作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通過采取“責任共同體”的方式,夯實了扶貧工作的政治基礎(chǔ),掃清了第一書記扶貧道路上的行政障礙,有力地推動了當?shù)胤鲐毠怨ぷ鞯慕】悼焖傧蚯鞍l(fā)展。所以,筆者認為該為其點個贊!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內(nèi)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未經(jīng)本站證實,僅供讀者參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