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二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紀念館集會廣場莊嚴肅穆。巨大的災難墻上,灰黑底色映襯著“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白色大字,首個國家公祭儀式上揭幕的“國家公祭鼎”威嚴地放置在公祭臺正中。(12月13日央廣網(wǎng))
七十年前的今天,日軍侵入南京,在這片曾被古老歷史文化浸潤的紅色土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持續(xù)時間長達四十多天,無數(shù)家園被毀、多少妻離子散,所到之處,生靈慘遭殺戮、無一幸免??梢哉f,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已經(jīng)深深刺痛了一個時代的美好,嚴重挑戰(zhàn)著人類守護和平的道德與情感底線。對于億萬中華兒女,將會成為永遠難以治愈的心靈創(chuàng)傷,這些用鮮血染成的屈辱史冊,我們沒有理由不銘記于心。
不可否認,南京大屠殺是對人類和諧的踐踏,更是對社會文明的強力破壞。中國人民從來就熱愛和平,遠古就有“孟子主張仁政”一說,后又有“昭君出寨”與匈奴和親、“文成公主進藏”融合民族文化等千年佳話,今卻有“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的方針政策,其智慧與境界更讓世界刮目相看。而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則彰顯對人類真誠與善良的蔑視與欺凌。其狼子野心,不僅給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造成重大損失,致使經(jīng)濟發(fā)展倒退數(shù)十年;其暴烈行徑,更讓人類社會的和諧與文明遭遇重創(chuàng),從此再也無法抹掉這黑暗的一頁,必將成為歷史永久的污點。
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花言巧語”而虛假。南京大屠殺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災難性影響,早已婦孺皆知、飽受唾棄,更為世界各國所公認,因此,任何單方面的“賴賬”行為,終究無法改變客觀現(xiàn)實的存在。中國作為直接受害者,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人心所向、天經(jīng)地義、無可厚非,目的就是要昭示全世界,喚起所有善良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更讓戰(zhàn)爭與強權無處生根。然而,我們記住歷史、不忘恥辱,卻并非故意放大仇恨、延續(xù)仇恨,而是要展示民族氣節(jié)、以史為鑒、尋找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共同托舉人類和平這片藍天。
當然,我國設立國家公祭日,除開要表達對死難者的紀念與哀悼,更在于培養(yǎng)人民群眾的愛國情感。歷史是一本鮮活的教科書,它會開啟心智之門,催促我們不斷成長。今天,我們的祖國面貌日新月異、逐漸走向繁榮昌盛,成為世界和平發(fā)展的攻堅力量,讓人自豪、讓人歡呼。我們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更別忘記艱辛的歲月和苦難的日子,民族危難之際,那些曾經(jīng)逝去的英魂,精神猶存,這就是我們前進的動力。自古以來,有國才有家,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因此,我們愛自己,首先就要了解這個民族,并深深愛著這個國家,為之感動、并為之奮斗。
銘記歷史,才能更好地開創(chuàng)未來。設立國家公祭日,弘揚正義、捍衛(wèi)尊嚴、迎接和平,這是我們最真實的愿景。“天下大同、協(xié)和萬邦、厚德載物”早已成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核心,作為優(yōu)秀文化的傳播者和引領者,我們愿意張開雙臂、誠心以待,高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旗幟,讓和諧之花盛開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芬芳世界、溫暖人間。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內(nèi)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未經(jīng)本站證實,僅供讀者參考?!?/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