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民心之所向”是對于為官者至關重要的考驗。民心所向,不僅僅是人民心想是什么,也是心中所想的是誰。要想人民心中想的是你,就要想人民之所想,念人民之所念。
在基層黨建中,懂民心、順民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只有明白了群眾心之所愿,才能切實的保證其利益。對于百姓而言,發(fā)展經濟,提高生活水平就是群眾當下就想要實現(xiàn)的愿望,普通百姓生活好起來,自然就會對村委會的信任感提升,往后的工作也會更好的開展。
但是這種順民意并不是一味地聽取,只有那些真正符合民意、能夠為群眾帶來利益的才是需要的聽取的,而那些不考慮實際后果隨意說出的所謂“建議”不僅不會帶來好的影響,可能還會損害大家的利益,影響整體的發(fā)展,那這種“建議”也就不能稱之為良好的期盼了。
基層黨組織的工作開展是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黨員干部與群眾之間的關系則是尤為重要的,任何奇跡的出現(xiàn)也都不是轉瞬間的事情,其后最重要的推動力便是群眾的期盼,民之所愿,官之所達,也只有做到這樣,我們基層黨建工作的才能更好的開展。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未經本站證實,僅供讀者參考?!?/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