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教授四十多年前為人類醫(yī)學事業(yè)作出的貢獻如今終于獲得了國際社會的承認,她以八十五歲的高齡被授予諾貝爾醫(yī)學獎,這不但是對她在醫(yī)學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撫慰,也是我們全體中國人的欣慰。
圖1:工作中的屠呦呦。
一、屠呦呦教授獲得諾貝爾醫(yī)學獎,向全世界證明了中醫(yī)的科學性,對那些誹謗中醫(yī)的人無疑是一記響亮的回擊。
中華醫(yī)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往今來中醫(yī)對國人的健康一直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在西醫(yī)傳入我國之前,如果沒有中醫(yī),中華兒女的健康誰來保護?即使西醫(yī)傳到我國,一些疑難雜癥還是中醫(yī)藥到根除。那些否定中醫(yī)的人包括一些所謂的“名人”以中醫(yī)“不可計量”、“缺少臨床實驗”等借口認為中醫(yī)“不科學”的言論可以休矣!這也從正面說明,中華醫(yī)藥文化具有深厚的根基和蓬勃的生命力,充分體現我國政府倡導的大力發(fā)展中醫(yī)藥事業(yè)決策的正確性。屠呦呦教授此次獲獎,必將促進中醫(yī)在世界范圍內被更廣泛的人們所了解、認知和運用,中華醫(yī)藥具有無比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二、屠呦呦教授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在國內接受完整教育并開展實驗而獲得自然科學領域諾貝爾獎的華人。
盡管以前有多位華人在自然科學領域也獲得了諾貝爾獎,但是他們都是在國外進行科研而取得成果的。屠呦呦教授此次獲獎,無疑給我們重新審視我國的教育帶來了契機。正因為以往諾貝爾獎的華人得主幾乎都是在國外接受的高等教育或者進行的科學實驗,所以我們對自己國家的教育體制及教育理念不得不進行反思,最著名的要算“錢學森之問”了。是的,我國教育的確存在諸多問題,也需要學習國外包括西方在內的先進教育理念。然而,屠呦呦教授獲獎的事實是不是對那些在教育體制上和理念上“言必稱希臘”的人士提出了一個警醒?我國的教育并不是完全不如西方,我們除了要做到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外,是不是也需要做到教育自信?一味崇拜西方教育等制度及理念的人,往往跟崇洋媚外是劃等號的,這不是聳人聽聞的說辭。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甄別我們教育體制中哪些是不科學的、哪些是值得保持的,并發(fā)展好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
圖2:20世紀50年代,在中醫(y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任研究實習員的屠呦呦(前右)與老師樓之岑副教授一起研究中藥。
三、屠呦呦教授此次獲獎的成果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取得的。很顯然,那正是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的年代。據屠教授自己介紹,當時的確因為文化大革命一些正常的科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一旦組織交代任務以后,科研部門及參研人員那種無私敬業(yè)和通力合作的精神則產生了巨大的科研效應。那時,不論是作為一項政治任務,還是作為一項科研事業(yè),所有組織者和科研人員都全力以赴。大家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盡快找出能夠降服肆虐人類瘧疾病毒的天敵,為挽救蒼生而忘我工作。那種不計名利的崇高品質和通力合作的科研精神仍然讓人難以忘懷!
四、屠呦呦教授是一個對名利“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的人。屠教授的人格魅力無疑是高大的。搞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求實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和奉獻精神。如果缺少了這些精神,任何科研都不可能獲得成功,更談不上取得輝煌的業(yè)績。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辛苦奉獻的人,終會取得輝煌成就的!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71.cn,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自2013年3月1日上線以來,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建議!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