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皖南事變中,項英于涇縣茂林地區(qū)山上蜜蜂洞被叛徒劉厚總槍殺。作為武漢革命史上一個杰出的人物,項英以其轟轟烈烈的作為,長存于今世人們的心中。
烈士祠
位于武昌蛇山的烈士祠正好與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首義校區(qū))面對面,中間隔著寬闊的武珞路。進入馬路邊寫有烈士祠的牌坊,抬頭可見臺階之上、蛇山腳下的烈士祠。
2011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武昌起義100周年,政府將表烈祠復建,將原辛亥首義烈士祠與此合并為烈士祠,一同供奉辛亥革命和抗日期間犧牲的烈士們。
帶著對烈士的敬仰邁入祠堂,正中以松樹壁畫為背景,供桌上的牌位上寫著“鐵血忠魂”四個字。烈士祠分武漢會戰(zhàn)廳和辛亥首義廳。向右手邊的武漢會戰(zhàn)廳望去,讓人即刻肅然起敬,感覺都要屏住呼吸:三塊墻面上密密麻麻的烈士名字,既鮮活又冰冷,令人百感交集。
細細讀這些名字:陳懷民、溫國德、唐富濱、黃炳清、謝春生、許源……這4000多個名字的背后,是多少家庭的悲痛欲絕,是多少戰(zhàn)友的揮淚痛心。
摸著冰冷的名字,似乎能感覺名字背后那一顆顆跳動的熱血之心。如果沒有他們,哪有我們的今天。
你知道嗎?今年9月30日是全國第二個烈士紀念日。
去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經(jīng)表決,通過了關于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
據(jù)了解,在國慶節(jié)的前一天開展烈士紀念活動,既能充分體現(xiàn)“國慶勿忘祭先烈”的情懷、突出國家褒揚烈士的主題,又能與黨和國家領導人10月1日上午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等烈士紀念活動相銜接,因此確定為這一天。
剛剛見識過大閱兵的氣勢磅礴,靜靜想想,如今的繁榮昌盛是多少英雄兒女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他們,我們怎么能忘記?在烈士紀念日來臨之際,《城地理周刊》記者,尋訪了武漢三鎮(zhèn)的烈士陵園。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