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筑先出身貧農。1890年(9歲)進入南彥寺村群眾集資的義學學習,深受義學先生張文彬的賞識,由于范筑先歷次考試成績都在全校名列前茅,張老先生便鼓勵他繼續(xù)學習,成為國家所需要的人才。13歲時因父病故而輟學務農。1904年,加入北洋軍第四鎮(zhèn),當備補兵、副兵、正目。后調入天津北洋陸軍講武堂炮兵科深造,以優(yōu)秀成績畢業(yè)。后被提升為哨官、炮兵連長。深感民族危機嚴重,清政府腐敗無能;喪權辱國,漸發(fā)民主主義革命的思想,立志富國強兵,建立民國。因此,擁護辛亥革命。1913年后,任中央陸軍第四師炮兵營長、補充團長、師參謀長和第八旅旅長。后因厭惡軍閥混戰(zhàn),拋棄高官厚祿,辭去第八旅旅長職,回鄉(xiāng)隱居,效法古代志士仁人,希圖追求探索一條振興國家的道路。1926年,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毅然復出,投入馮玉祥部下,表示其革命的決心,被馮委任為高級參議、漢中鎮(zhèn)守使署參贊。1930年中原大戰(zhàn)中,任馮部第一路軍參謀長。1931年回山東,任韓復榘第三路軍少將參議。1932年5月,被任命為山東省沂水縣縣長,第三路軍指揮部軍法處處長。任上生活儉仆,關心民眾,深得當?shù)匕傩盏膼鄞骱妥鹁础?933年11月,任臨沂縣縣長。到任后,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凡要下屬辦的事,自己首先做到。平時衣著儉樸,布鞋便襪,粗茶淡飯,不煙、不酒、不茶。每次到區(qū)、鄉(xiāng)視察,從不接受招待,皆到小學與教師同吃同住。上面來人,不備煙,不置酒,更不設宴。其親友來臨沂謀事者,均曉之以理,一概婉言謝絕。在任期間,大力禁煙禁賭,革除陋俗。他先令人將吸毒的種種危害編成歌曲,繪制漫畫,廣泛宣傳,繼之發(fā)布命令,對種鴉片及吸毒者從重懲處。他還親自帶人赴各區(qū)、鄉(xiāng)檢查,發(fā)現(xiàn)鴉片煙苗,一律鏟除凈盡。對賭博者,亦責令各區(qū)鄉(xiāng)派員查緝、嚴懲,并多次親帶隨員四處視察抓賭,使吸毒、賭博之風逐漸絕跡。他還大力整頓吏治,嚴懲惡紳,采取了重新陳報土地、調整稅收負擔、分柜收稅等項措施,并組織擴街修橋,建立公園, 修建醫(yī)院,賑濟災民和救濟殘疾人等。1936年7月,調離臨沂,臨沂城老百姓夾道相送。沿街擺了許多桌子,桌上鋪紅紙,置明鏡一面,清水一盆(喻范筑先官明如鏡,清廉似水)。范筑先每走幾步,即對相送人群拱手致謝。許多人淚流滿面或啜泣成聲。直至中午,范筑先一行才走出長街。1936年11月,升任山東省第六區(qū)行政督察專員,保安司令兼聊城縣縣長。1937年七七”事變后,任山東省第六區(qū)游擊司令員,遂發(fā)動民眾建立抗日武裝,保家衛(wèi)國。同時,并與中國共產(chǎn)黨建立了統(tǒng)戰(zhàn)關系。同年10月下旬,日軍進犯黃河北岸,山東省主席韓復榘電令撤退,為其斷然拒絕。并在聊城主持部下開會,通過了給全國抗戰(zhàn)軍民的通電,被全國各大報轉載。
為堅持抗戰(zhàn),在共產(chǎn)黨的幫助下,領導建立了魯西北抗日根據(jù)地,成立了20多個縣的抗日政權,親自主辦軍事、政治干部訓練班,組建了許多抗戰(zhàn)群眾團體,出版了《山東人》、《抗戰(zhàn)日報》、《先鋒月刊》、《戰(zhàn)線》等刊物,使魯西北成為堅強抗日堡壘。同年11月,日軍騎兵偵察隊竄入堂邑一帶活動,他率部隊到溧水鎮(zhèn)埋伏,全殲入侵的日軍。1938年3月,率抗日部隊兩次攻入日軍據(jù)守的范縣,殲滅許多日軍。雖已年過花甲,但每戰(zhàn)必身先士卒,帶頭沖鋒殺敵。1938年,徐州會戰(zhàn)期間,為配合中國軍隊作戰(zhàn),率部阻擊了增援的日軍土肥原師團。后組織了濟南戰(zhàn)役,一度率軍突入濟南市。1938年6月14日至16日,接受八路軍一二九師副師長徐向前邀請在威縣南關會晤共商抗日大計。1938年7月,在東阿縣黃莊阻擊日軍運輸隊,斃敵數(shù)十人,繳獲滿載大米的汽車13輛及其他軍用器材。8月,其次子,青年抗日挺進大隊長范樹民在濟南戰(zhàn)役中光榮殉國。為表示與日寇血戰(zhàn)到底的決心,把年僅20歲的二女兒范樹琨任命為挺進大隊隊長,并先后將長子、長女、三女兒都送到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表現(xiàn)了忠于民族,誓死抗日救國的愛國精神。1938年11月初,毛澤東派人捎去給范筑先的親筆信,對其表示慰問和嘉勉。11月13日,日軍兩個聯(lián)隊從濟南出發(fā),進犯聊城。14日,日軍將其所部六七百人包圍在聊城。率部應戰(zhàn),打退了日軍多次進攻。15日,日軍在得到大批增援部隊后強行攻擊,雙方血戰(zhàn)多時,他手臂負重傷,裹傷再戰(zhàn),終因敵眾我寡,城門被日軍攻破。親率余部與日軍展開激烈的巷戰(zhàn)。戰(zhàn)斗中。身受重傷,不甘被俘,舉槍自戕。壯烈殉國后,舉國震悼,國共兩黨都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中國共產(chǎn)黨在重慶和延安分別召開了隆重追悼會,高度評價了范筑先的抗戰(zhàn)業(yè)績。1953年其遺骸由聊城移至邯鄲“晉冀魯豫烈士陵園”。聊城建有范筑先將軍紀念館,館內立有由鄧小平親筆題寫的“民族英雄范筑先將軍殉國處”碑。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