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和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加強作風建設,核心就是要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根本要求就是要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和“忠誠干凈擔當”,這對于鞏固黨的執(zhí)政根基、確保國家長治久安、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堅持和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就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始終保持同群眾的密切聯(lián)系,尊重其主體地位。對黨員干部而言,保持同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要始終做到“想”群眾,把群眾當活水之源;“懂”群眾,把群眾當知心朋友;“學”群眾,把群眾當事業(yè)導師。這為廣大黨員干部堅持和踐行群眾路線,加強作風建設,凈化政治生態(tài)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要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任何時候黨員干部都要飲水思源,心里裝著群眾,不可忘記涌流之源。如果黨員干部心中只裝著位子、票子、車子、房子,哪還有群眾的位置?堅持和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就要“知源”、“思源”,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把群眾的喜怒哀樂當做工作的“指示燈”,把群眾的表揚批評當做進步的“加油站”,把群眾的真實感受作為衡量服務的“一桿秤”,如此,我們才能擁有不斷前行的動力之源、取得勝利的力量之本。
要切實關心群眾的利益。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利益高于一切。為人民謀利益,造福于人民,是我們黨的最高價值追求。廣大黨員干部要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想想困難群眾和貧困地區(qū)群眾,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所難之事,少做一些擺花架子的虛而不實之事,不做勞民傷財之事。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提倡艱苦奮斗、務實為民,反對不務實事、驕奢淫逸、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嚴懲貪污腐敗、蛻化變質等嚴重背離和危害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不能把個人利益凌駕于群眾利益之上,更不能把人民群眾賦予的權力當作牟取一己私利的工具。
要在思想上真正懂得群眾。懂得群眾為何而苦,也就明白如何為群眾祛苦;知道群眾因何而樂,也就懂得如何讓群眾更舒心。堅持和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廣大黨員干部講話應常用群眾的“土話”,少說自己的“官話”,多端群眾的“大碗茶”,少捧自己的“高腳杯”。廣大黨員干部要善于體察群眾的情緒,了解其精神面貌和真實需求。真正把群眾當家人、當親人、當朋友,從基層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努力為群眾排憂解難,盡力為群眾帶去實惠。廣大黨員干部只有真正懂得了群眾,了解其所愛所憎、所思所慮、所愿所盼,才能做到憂民所憂、想民所想、急民所急。
要自覺尊重群眾的實踐。群眾的實踐是我們黨的事業(yè)的基礎,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包括黨的事業(yè)發(fā)展的社會動力。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就是要從群眾的實踐中來,到群眾的實踐中去。密切聯(lián)系群眾,就是要深入群眾實踐,沉下去做調查研究,與群眾打成一片,建立與群眾的血肉關系。廣大黨員干部要尊重群眾在實踐中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要尊重勞動和勞動人民,樹立勞動光榮的理念和培養(yǎng)與勞動人民的感情。反對脫離群眾實踐、疏遠勞動人民的高高在上的言行。脫離群眾實踐,必然會導致官僚主義,這是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決杜絕和防止的。
要虛心向群眾學習。群眾永遠是一部教科書。毛澤東曾告誡黨員干部要“甘當小學生”,拜群眾為師。堅持和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就要尊重群眾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時刻請教于群眾,立業(yè)于群眾。廣大黨員干部要善于走出“宅門”,走進群眾,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地打交道,才能聽到真話,查到實情,感受到民意,定制度、作決策才會順民意、得民心。廣大黨員干部無論官位多高,都應把架子放下,把目光沉下,把身子撲下,多同群眾溝通、多和群眾聯(lián)系,搞建設抓工作體現(xiàn)群眾的意志觀點。走進群眾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名群眾,沒有任何特權,才能真正做好群眾工作,贏得群眾支持。
總之,只有群眾觀念加強了,黨群關系、干群關系密切了,真正做到關心群眾利益、尊重群眾實踐、學習群眾智慧,認真踐行“三嚴三實”,做到忠誠干凈擔當,堅決防止和杜絕“四風”問題反復和回潮,加強作風建設,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才能成為黨和人民信賴的好黨員、好干部。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未經(jīng)本站證實,僅供讀者參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