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zhàn)”政策為日本軍國主義思潮復活提供了溫床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冷戰(zhàn)”政策為日本軍國主義思潮復活提供了溫床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美國的對外政策明顯地轉向反蘇、反共、反對中國革命,企圖把日本變成亞洲的反共前哨陣地。1948年3月,美國國務院政策計劃委員會主席喬治.凱南與麥克阿瑟共同提出,并得到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批準的對日本的“新方針”:“美國政府應保護日本不受共產主義的威脅。”因此,美國必須在日本留駐軍隊,締結對日和約應該是簡單的、一般性的,而不是懲罰性的,等等。此前,美國就釋放了大資本家鯨川和航空工業(yè)巨頭中島等人。這些人沒有受到審判,也就使日本侵略的根源沒有得到徹底揭露。1948年12月24 日,即對7名甲級日本戰(zhàn)犯執(zhí)行絞刑的第二天,麥克阿瑟總部即宣布,釋放仍在巢鴨監(jiān)獄中服刑的岸信介等19名甲級戰(zhàn)犯嫌疑犯。

1949年10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取得偉大勝利后,更加促使了美國政府決定加速扶植日本,并以所謂“共產主義威脅”為借口,急欲把蘇聯和中國排除在外,早日締結美國日本單獨媾和條約,以便把日本納入美國的世界規(guī)模安全體系。1949年12月23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在其對外文件NSC-48/1認為:“中國共產黨權力的擴大,對我們來說是政治上的嚴重失敗......如果共產主義進而席卷東南亞,我們就必須遭受政治上的大潰退,其影響將擴及世界其他地區(qū)”。進而提出,美國在亞洲的戰(zhàn)略防衛(wèi)線是“阿留申——日本——沖繩——菲律賓一線”,這樣,可以“阻擊共產主義不越出中國境外”

1949年10月19日,又宣布對乙、丙級戰(zhàn)犯也結束審判,不再逮捕、搜查戰(zhàn)犯嫌疑犯。1950年3月7日,更悍然頒布“第5號指令”,規(guī)定所有根據判決書仍在日本服刑的戰(zhàn)犯都可以在刑滿前按“宣誓釋放制度”予以釋放,這實際上又變相地否定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判決。

1950年5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fā)表聲明指出:“中央人民政府認為駐日盟軍最高統(tǒng)帥麥克阿瑟違法越權的行為,不僅破壞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遠東同盟國關于設立國際軍事法庭的協(xié)議,不僅破壞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懲治日本戰(zhàn)犯的莊嚴判決。同時,這種狂妄行為必然嚴重損害了中國人民以八年血戰(zhàn)換來的制裁日本戰(zhàn)犯的基本權利,損害中國人民防止日本法西斯侵略勢力復興的基本利益。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對于麥克阿瑟以單方命令擅自規(guī)定提前釋放日本戰(zhàn)犯一事,絕對不予承認。”1950年11月21日,遠東盟軍總部又非法釋放判刑本來太輕而且刑期未滿的重光葵,他不久就當上了外務大臣和副首相,荒木貞夫、畑俊六等也被釋放,賀屋興宣甚至重新回到政界。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美國急需利用日本的軍事、經濟和技術,為朝鮮戰(zhàn)爭服務,違反波茨坦會議關于對日講和應該首先由美、蘇、中、英四國受降簽字國外長討論一致的原則,擅自采取與遠東委員會各成員國分別進行單獨對日媾和的手段,拒絕蘇聯和中國提出的實行全面對日和約的建議,于1951年9月8日在舊金山,與日本政府簽訂了《對日和約》、《日美安全條約》,致使《對日和約》成了把蘇聯、中國等排除在外,只有美英等國簽字的片面媾和條約。由美國政府一手包辦制造的《對日和約》,“是徹底變日本為美國軍事基地和附屬國的備戰(zhàn)條約和奴役條約,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安全以及其他許多亞洲國家的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的條約”。1951 年9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發(fā)表聲明強烈譴責《對日和約》,他提出,《對日和約》“不僅不是全面和約,而且完全不是真正的和約,這只是一個復活日本軍國主義,敵視中蘇、威脅亞洲、準備新的侵略戰(zhàn)爭的條約”。第一,《對日和約》沒有使日本結束與蘇聯、中國的戰(zhàn)爭狀態(tài),沒有恢復和平,只是使日本決定性地從屬于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體系。第二,《對日和約》第3條允許美國以托管的名義半永久性地對沖繩實行軍事占領,第5條C項和第6條A項實際上允許美國以保衛(wèi)日本安全為名,繼續(xù)對日本本土實行永久性軍事占領。第三,沒有解決戰(zhàn)爭賠償、領土等通常簽字和約必須解決的問題。同時,在美國的操縱壓力下,蔣介石國民黨政府為了爭取日本承認自己是中國的“合法政府”,竟放棄了戰(zhàn)爭賠款要求。這樣,日本、蔣介石國民黨政府便一同加入了美國的世界軍事戰(zhàn)略體系之中,走上了亞洲反共軍事同盟的道路,日本則變?yōu)榉垂驳臇|方前哨陣地和美國“遠東兵工廠”,為美軍侵朝戰(zhàn)爭的需要而大量生產槍炮子彈和軍需物資,從而促使了日本國經濟的迅速起飛。

從1950年10月到1952年8月,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吉田茂內閣政府先后為18萬左右的軍國主義分子解除“整肅”,使他們重返政壇,竊據要職。到1958年4月7日,所有日本戰(zhàn)犯未服滿刑期的都最后得到了赦免。更有甚者,甲級戰(zhàn)犯岸信介被釋放當年即當選為國會議員,后又出任日本首相,組成“戰(zhàn)犯內閣”。其結果導致日本國內彌漫著“集體無罪意識”:既然身居高位、掌握國家大權者無罪,日本就無罪;既然天皇、政府、各級官員沒有戰(zhàn)爭責任,所有罪責都在25名戰(zhàn)犯身上,只要懲處了他們,日本的戰(zhàn)爭罪責就“洗凈”了。從而,使日本多數政要不愿意認真反省和悔改戰(zhàn)爭責任,尤其是使日本右翼勢力否認、歪曲、美化其侵略歷史的言行大行其道。

由于“冷戰(zhàn)”政策的需要,美國顛倒是非,黑白不分,毫無正義可言,竟在《對日和約》中不承認日本1941年12月7日以前發(fā)動的戰(zhàn)爭是侵略戰(zhàn)爭,結果使日本在戰(zhàn)后沒有認真進行戰(zhàn)爭賠償,而且使日本國民沒有像德國國民那樣有一種負罪感,對日本法西斯仇恨不起來。更有甚者,還使日本殘余的軍國主義思潮不斷泛濫,殘余的軍國主義右翼團體組織得以發(fā)展。

——摘自宣講家網獨家稿件《東京審判的歷史功績與缺憾

(作者:軍事科學院原軍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席軍史專家和中宣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組主要成員”)

責任編輯:蔡暢校對:董潔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