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在某街道上,所有的小汽車都急忙踩剎車避讓,原來是前面有一個背著書包的小學生,正在把一塊散落在路上石頭搬到了路邊的花壇里,但不小心,把自己的手指頭扎破了,被孩子的母親教訓了一頓:“人家所有的人都不去搬,你去出什么風頭,真是的!”
看上去,孩子有些疼,但面對母親的責備,孩子的回答是,老師說了:“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孩子的善舉,值得表揚,值得敬重,也許孩子根本就不知道“風頭”是什么意思,就是舉手之勞而已。其實,當時有很多的群眾看到,但都沒有人上前去搬移開,有的把焦點放在了開渣土運輸車的師傅上,認為缺德,只想賺錢,不管比人的死活,要是扎到人,怎么辦;有的把焦點放在了不遠處管理渣土運輸整治點的工作人員上,認為工作人員不作為,整天頭也不抬地玩手機,以致運輸渣土的車沒有遮擋的工具也能進城;有的認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怕人家議論,是自己弄下來的等。
近年來,我們時常能夠看到一些關于老年朋友在街頭摔倒路人“袖手旁觀”等類似的消息,難道是公眾的公德心缺失了嗎?我想未必,只是,當公眾好心好意去攙起倒地的老人時,卻遭到對方的訛詐,這樣一來,勢必會極大地挫傷公眾行善的熱情與積極性。因此,筆者認為,善舉,值得敬重和表揚,值得每一個人認真去理解,值得從每一個人做起,這樣,有利于弘揚社會正氣,促進社會和諧,也有利于弘揚傳統(tǒng)美德,提升公民整體文明素質(zhì)等。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