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大學”應飲水思源向納稅人反哺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富豪大學”應飲水思源向納稅人反哺

同是985高校,年度收入的差距卻有4倍甚至更大的懸殊。近日,76所教育部直屬高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陸續(xù)公布了2014年度決算情況。其中清華、浙大、北大和上海交大的年度決算均超過一百億元,位列前四。前四名平均決算數(shù)為144.87億元。(8月25日《北京青年報》)

教育經(jīng)費占國民生產(chǎn)總值的比例來衡量教育發(fā)展水平是國際通用的方法。清華、浙大、北大、上海交大等四大名校教育經(jīng)費年度決算均超過一百億元,這些大學堪稱“富豪大學”。據(jù)介紹,學校收入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再加上少量的學生學費,包括清華在內的絕大多數(shù)高校捐贈的收入比例不到1%。高校經(jīng)費充裕是中國教育經(jīng)費增長的現(xiàn)實縮影,經(jīng)費充足也有利于提高辦學水平,高等教育投入成績可喜可賀。

但是,換個角度看,觀察教育投入既需要宏觀視角,也需要微觀視角。那就是,中央與各級地方政府要把教育投入的錢用到刀刃上,完善教育設施,提高教育質量,推進教育公平,遏制教育亂收費,讓廣大民眾從中受益。清華大學等重點高校教育投入大幅增長,其他普通高校投入幾何,民辦高校有沒有投入,義務教育特別是貧困地區(qū)教育經(jīng)費是否充足,是一個無人回避的問題。如果985、211等名校教育投入過大,擠占了普通高校與中小學特別是薄弱學校的份額,難免讓人感到不公平。

更重要的是,由于歷史的原因與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不同,各地高等教育資源配置不平衡。生源數(shù)量與當?shù)馗叩冉逃Y源不對稱的情況客觀存在。平心而論,地方對重點大學提供了優(yōu)越的辦學環(huán)境與人、財、物的支持,特別是首都北京,情況特殊。近水樓臺先得月,清華、北大等重點大學招生政策適當向當?shù)貎A斜并非不可以理解。但是傾斜不能忽視教育公平,要注意“度”的問題,清華、北大是全國人民的清華、北大,并非是北京的清華、北大,清華、北大等全國性重點大學不能把自己變成地方的自留地。

事實上,這種重點大學本地化的現(xiàn)象并非個別。許多重點大學近年來越來越地方化,它們在辦學所在地的錄取比例居高不下,儼然形成了教育割據(jù)的局面。不容忽視的是,盡管一些地方政府與所在地高校實現(xiàn)共建,但是中央財政撥款依然是重點大學經(jīng)費來源的大頭,全國的納稅人都為這些重點大學做出了貢獻,傾注了心血。重點大學特別是中央、部屬院校本應屬于全國人民的公共教育產(chǎn)品,不是地方的自留地。重點大學招生地方化,招生名額不能面對全國考生公平分配。剝奪了外地考生公平享受優(yōu)質高等教育資源的機會,這對高等教育資源不豐富,人口、考生眾多省份的考生尤為不公平。

一所重點大學,如果學生來自五湖四海,不僅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更可體現(xiàn)大學的博大胸懷。而相對單調的生源結構,長期發(fā)展下去,可能會形成文化、學術“近親繁殖”的怪圈。教育教學的評價標準也會趨向單一,難免會抑制人才的發(fā)展空間。這顯然不符合大學的辦學宗旨。如果大學跳不出狹隘的地域圈子,對大學自身發(fā)展、對全國經(jīng)濟統(tǒng)籌發(fā)展,對營造公平的教育環(huán)境都沒有好處。

在重點大學地方化、招生名額分配不公的大背景下,中國政法大學多年前就建立了按各省市人口比例確定招生指標的制度,顯得彌足珍貴。令人遺憾的是,中國政法大學的熱氣并沒有融化招生地域堅冰,目前尚無第二所名校跟進,中國政法大學的名氣雖然不如清華、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名校,但是在招生公平的問題上,中國政法大學的做法值得清華等名校反思。

對此,教育部要積極回應民意,適時調整招生政策,不能以高考分省市命題回避招生公平、教育公平核心問題;“首富”清華等名校更要飲水思源,擺脫狹隘的地域意識,以公平的招生制度向全國納稅人反哺,以實際行動維護教育公平。

責任編輯:郭浩校對: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