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病毒肆虐兩次身染重疾 異國他鄉(xiāng)歷經生死瞬間
防護措施極其簡陋,無法預知正在手術的病人是否患有艾滋病等十分危險的傳染??;烈日炙烤、蚊蟲滋生,瘧疾、霍亂、腦膜炎等傳染病在這里肆虐,稍有不慎就會感染。
如果你是一名醫(yī)護人員,讀到這里你肯定會想到一個專有名詞——職業(yè)暴露;如果你是一名不熟悉這個術語的讀者,2003年“非典”時期的電視報道中,每一位醫(yī)護人員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醫(yī)用口罩和手套的畫面,能夠幫助你理解“職業(yè)暴露”——因為醫(yī)生護士同樣是血肉之軀,感染各種疾病的幾率與常人一樣,他們在救助病人的同時必須想辦法保護好自己。
但是在非洲,醫(yī)生每天的工作幾乎都面臨著職業(yè)暴露的危險。“你根本沒辦法預知正在動手術的病人是不是患有嚴重的傳染病——即使是令人談之色變的艾滋病。”鐘日勝說。一次,一名中年男子因車禍骨折到津德爾醫(yī)院就診。鐘醫(yī)生發(fā)現(xiàn),這名男子手術前不斷發(fā)燒、咳嗽,使用抗生素后也沒有任何好轉。職業(yè)敏感讓他意識到,這名患者可能感染了艾滋病毒。果然,檢測后HIV呈陽性,但手術卻不能不做,鐘日勝和同事們只能小心翼翼,避免讓帶血的器械傷到自己。

鐘日勝在科摩羅首都馬魯夫醫(yī)院搶救一名氣管異物的患兒。圖片來源:南寧文明網

鐘日勝(左)和他的非洲同事。圖片來源:南寧文明網
盡管小心翼翼,鐘日勝仍然數(shù)次被帶血的針頭刺到,這在國內說起來可謂令人驚恐,但在尼日爾,鐘日勝除了做檢測,剩下的只能聽天由命。雖然日后檢查都呈陰性,沒有被感染,雖然服藥、復檢,等待很漫長,但他卻很平靜。因為比起國家交給的使命,比起非洲許許多多等待他們治療的人民,危險也早就被他拋之腦后了。
除了危險的職業(yè)暴露,霍亂、痢疾、黃熱病、瘧疾等傳染病隨時威脅著健康。2012年8月,剛到達科摩羅的鐘日勝再次患上了瘧疾。他并非不知道怎么預防,但當?shù)氐臈l件讓他防不勝防。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甚至是手術室里,蚊子隨處可見,誰都沒辦法完全阻止它們進行“人身攻擊”。
與2005年第一次在尼日爾感染瘧疾時一樣,躺在病床上的鐘日勝備受煎熬——沒有家人的陪伴,獨自忍受著病痛折磨,他一下消瘦了十多斤。他不能把這一切告訴家人,不想讓他們擔心。他也不知道服用的抗瘧疾藥物到底有多大的作用。非洲瘧原蟲在繁殖中變種,其傳播強度是亞洲地區(qū)的9倍,且具有很強的耐藥性,一些在國內可以輕松戰(zhàn)勝瘧疾的藥物在非洲幾乎沒有效果?;歼^瘧疾的人,都不愿第二次忍受這樣的折磨:前一刻如蒸如烤,后一刻如入冰窖,鐘日勝兩次援非都遭受了瘧疾折磨。
“正因為我到過非洲,了解非洲缺醫(yī)少藥的嚴重狀況,知道這里是多么需要我們。”鐘日勝說,如果說第一次參加醫(yī)療隊是抱著增加閱歷、增長見識的心態(tài)的話,第二次來到非洲是因為心中多了一份責任感,也是出于一個醫(yī)生的職責,這就是他再度援非的真正原因。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