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思念著第二故鄉(xiāng)——中國
1955年12月18日,小林寬澄帶著家人,從天津塘沽乘“興安丸”輪回到日本。夫人小林品枝是他在沈陽生病住院時認識的日本護士,他倆于1952年結(jié)婚。大兒子憲明出生于1954年1月25日,為了紀念那年中國憲法公布,起名為憲明。
1956年,小林寬澄進入日本新和海運株式會社,開始在遠洋商船上工作,他還擔任對華貿(mào)易往來的翻譯。小林寬澄一直工作到75歲左右才退休,退休后一直從事日中友好的工作。他一直思念著第二故鄉(xiāng)——中國。
我們采訪小林寬澄老先生時,老先生特意來到富士見臺車站接我們,他已經(jīng)96歲了,身體還很硬朗,兩條腿走得很快,騎上自行車飛一樣奔回家去,也不等大家。他就是耳背,和他說話必須對著他的耳朵大聲嚷嚷才聽得清。中國客人來到老先生家里,老先生高興得滿臉堆笑,連臉上黑色的老年斑都似乎在閃光。大家剛剛坐下,老人忙取出飲料,讓大家喝。
雖然他兒子憲明一家就住在隔壁,可是小林寬澄老先生卻一個人生活。他平常在家書寫自己的回憶錄,同時還練書法,有時也處理一下日本八路軍·新四軍老戰(zhàn)士會的一些事務。他還會使用電腦,一些文稿書信都是親自動手編輯打印。
70多年過去了,當年參加抗日戰(zhàn)爭的日本八路小林寬澄,如今也已到了耄耋之年。但是,他熱衷于日中和平與友好事業(yè)的心卻老益彌堅。他沒有滿足過去所做出的一切。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去中國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他要在有生之年,把真實的歷史告訴下一代,告訴他的子孫,讓更多的人知道,日中友好來之不易,要珍惜它,愛護它,切莫讓歷史的時針倒轉(zhuǎn),日中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參加抗日戰(zhàn)爭是我一生的幸福
在8月7日的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座談會上,小林寬澄老先生無限感慨地說:“抗日戰(zhàn)爭中,有一支特殊的國際主義隊伍——在華日人反戰(zhàn)同盟。我們和中國人民并肩奮戰(zhàn),流血犧牲,為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克盡了自己的努力,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從我被八路軍俘虜?shù)哪翘炱穑f的我已不復存在。有的只是中國人民賦予新生的我——日本八路,這是我終身的驕傲?,F(xiàn)在,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緬懷青春時的戰(zhàn)斗詩篇,重溫那難忘的歷史一頁,是為了使日中兩國人民永遠友好下去。”
“在全球紀念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頌揚歷史正義、維護世界和平的洪亮歌聲中,日本右翼的不和諧音最終將被淹沒,成為一個蹩腳的反面教員。”“歷史正義、社會理性、國民良知,在日本依然是主流,不是任何政治力量所能左右的,不是任何行政資源所能收買的。”
老人最后激動地說:“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無論從規(guī)模的宏偉,動員的廣泛,革命的徹底,意義的深遠哪個方面來看,都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民族戰(zhàn)爭之一。作為一個日本人能夠參加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是我一生的幸運和幸福。今年9月1日,我作為日本老八路代表去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這是我的驕傲和榮幸!”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