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華民族和德意志民族是兩個偉大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德國不僅以其發(fā)達的科學技術和現(xiàn)代制造業(yè)聞名世界,而且在哲學、文學、音樂等領域誕生許多享譽全球的巨擘,他們的許多作品早已為中國民眾所熟知。這些作品中,有歌德、席勒、海涅等人的文學巨著和不朽詩篇,有萊布尼茨、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海德格爾、馬爾庫塞等人的哲學辯論,有巴赫、貝多芬、舒曼、勃拉姆斯等人的優(yōu)美旋律。包括我本人在內的很多中國讀者都從他們的作品中獲得愉悅、感受到思想的力量、加深了對世界和人生的認識。
德國人說,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中國人民同德國人民有著悠久交往歷史和深厚友誼。此時此刻,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位中國人民愛戴的德國友人,他就是拉貝。70多年前,日本軍國主義侵入中國南京市,制造了屠殺30多萬中國軍民的慘絕人寰的血案。在那個危急關頭,拉貝聯(lián)絡了其他十幾位在華外國人士,設立了“南京安全區(qū)”,為20多萬中國人提供了棲身之所。拉貝在日記中詳細記錄了大屠殺內情,成為研究這段歷史的重要證據。1996年,中德共同建立的拉貝紀念館在南京開放。去年底,由南京市建造的拉貝墓園修復工程落成。中國人民紀念拉貝,是因為他對生命有大愛、對和平有追求。
還有一位德國友人叫諾博,是德國葡萄專家,2000年至2009年間他同助手漢斯17次來到中國山東棗莊,向當地農民傳授葡萄栽培、嫁接改優(yōu)技術,將傳承幾百年的家族商標無償授予當地酒廠使用。諾博和漢斯資助了8名當地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學。2007年,漢斯突患癌癥,彌留之際仍不忘自己資助的兩名學生尚未念完高中,囑托諾博把2000元助學款帶給他們。2008年8月1日,當諾博把錢交到孩子手中時,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動得潸然淚下。
這只是中德兩國人民友好的兩個感人片段。長期以來,眾多的德國朋友為中德關系發(fā)展、為中國改革開放事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
21世紀是合作的世紀。心胸有多寬,合作舞臺就有多廣。未來5年至10年對中德來說都是改革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隨著改革進程的深化,兩國合作將呈現(xiàn)更多契合點,不斷獲得新動力。我相信,當“德國制造”和“中國制造”真誠牽手合作,我們所制造的將不只是高質量的產品,更是兩國人民的幸福和理想。作為亞洲和歐洲最主要的兩大經濟體,中德經濟加強融合,實現(xiàn)亞歐兩大經濟增長極強強聯(lián)手,定將對世界經濟產生積極影響。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10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75周年。德國文學家萊辛說,歷史不應該是記憶的負擔,而應該是理智的啟迪。貴國前總理勃蘭特曾經說過:“誰忘記歷史,誰就會在靈魂上生病。”中國人說,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中國人民從自身經歷中形成了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自覺選擇,我們也真誠希望世界各國都走和平發(fā)展道路,攜手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謝謝大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