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zhàn) 臺灣少年也沒缺席(2)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抗戰(zhàn) 臺灣少年也沒缺席(2)

——訪臺灣義勇隊少年團三位團員

摘要: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也是寶島臺灣光復70周年。當年,臺灣同胞不僅在臺反對日本侵略,還有不少人奔赴大陸抗日前線。1939年至1945年,浙贛閩皖地區(qū)就活躍著一支英勇的抗日隊伍——臺灣義勇隊,由臺灣愛國志士李友邦將軍指揮,隊員從最初的30多人發(fā)展到四五百人。義勇隊員的子女組成臺灣少年團,也投身抗日戰(zhàn)爭的洪流。

在少年團,除了學習,還要開展抗日宣傳。她經(jīng)常和好友黃莘一起去中班、小班,教比他們小的孩子們演唱抗日歌曲,赴抗日前線巡回演出,組織募捐活動等。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臺灣義勇隊返回臺灣,朱曉楓也隨團去了臺灣,在李友邦家住了半年后,又回到大陸,和母親生活在一起。1946年,母親朱楓為了工作,送女兒去蘇北解放區(qū)讀書,在上海吳淞口碼頭,朱曉楓與媽媽告別。“沒想到這竟是永別。從那以后,我再沒有見過媽媽。”

1950年,朱曉楓接到通知,她的媽媽朱楓已在臺灣犧牲。剛滿20歲的朱曉楓,聽到消息后很平靜。她說:“媽媽一直在做秘密工作,非常危險。她犧牲前,曾有兩三次被捕的經(jīng)歷。她有一根手指頭因受刑而殘廢了。”那時,她將陳明珍的名字改為朱曉楓,以此來紀念她的母親朱楓。

采訪時,朱曉楓對70多年前的一些事已記憶模糊,可當我們問到《臺灣義勇隊隊歌》時,她的精神一振:“我們是抗日的義勇軍,是臺灣民族解放的先鋒隊,要把日寇驅逐出祖國,要把他在臺灣的鐐鎖打碎!為正義抗戰(zhàn)保衛(wèi)祖國,解放臺灣,把日本帝國主義整個摧毀!整個摧毀!……”

黃莘:“這是媽媽留給我的”

黃莘,1928年出生,臺灣云林人,上海電視臺離休干部。

黃莘一家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日本占領臺灣后,強迫臺灣同胞學日文、講日語、取日本名字。黃莘父親不滿日本殖民統(tǒng)治,帶著5個子女來到祖國大陸。“七七事變”后,日本侵華戰(zhàn)爭更加瘋狂。黃莘父親作為醫(yī)生,參加了由李友邦將軍領導的臺灣義勇隊。在父親的影響下,黃莘和姐姐、弟弟三人一起參加了臺灣義勇隊少年團。

黃莘與朱曉楓年齡相仿,兩人又是好朋友,她在少年團的經(jīng)歷幾乎和朱曉楓一模一樣。1945年日本投降,黃莘一家隨臺灣義勇隊返回臺灣。沒想到,回臺灣的義勇隊遭臺灣當局解散,黃莘被李友邦安排在家鄉(xiāng)一所小學任教。1947年,黃莘再次離開臺灣,來到祖國大陸工作。1949年黃莘參加解放軍蘇南軍區(qū)政治部文工團。解放后,黃莘轉業(yè)到上海,一直在上海電視臺工作到離休。

1982年,在臺灣的母親路過香港時聯(lián)系黃莘,可惜未能如愿。1987年,黃莘終于到香港與母親和幾個弟妹見面。母女見面,相擁痛哭,母親告訴黃莘,全家十幾口人,只有黃莘不在臺灣家中,父親最想念她,臨終前還呼喊她的名字。

1990年,黃莘赴臺探親。但臺灣當局一直不準黃莘的老伴赴臺。直至2002年,夫妻倆才一起去了臺灣,可惜黃莘的父母都不在了。黃莘在臺灣除了拜祭父母,還專程去拜訪了李友邦將軍的夫人嚴秀峰女士,并到李友邦將軍墓地獻花致敬。

記者今年5月赴上海采訪黃莘時,88歲高齡的黃莘女士已經(jīng)病重住院。我們趕到醫(yī)院,見黃莘非常虛弱,無法接受采訪。其子姚小未提議,拿出外婆送給媽媽的禮物——一件毛衣,看能否出現(xiàn)奇跡。原來,1990年母親去世前,送給女兒一件她親手編織的毛衣。黃莘非常珍惜這件毛衣,平常舍不得穿,想念母親時,就拿出來看看。

毛衣是棗紅色的,領口、袖口和下擺已褪色起球了,但當毛衣被遞到黃莘手上時,她開口說話了:“這是媽媽留給我的……”我們噙著淚水,撳下了相機的快門……

責任編輯:劉佳星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