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張紅琢的時候,他半是調(diào)侃的跟我說了一個故事。他說他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豪爽富有,見他做這個事很有意義,于是決定跟他一起。他們的第一站是一座深山老林里的陵園,古墓枯藤,抬頭不見天。張紅琢和他分工,一左一右,兩人各拍半邊。等他拍完去尋找這朋友時,卻怎么也找不見人,陵園門口等也等不到,張紅琢只好回車?yán)铩R淮蜷_車門,朋友在車?yán)锍闊熌?,面色難看。張紅琢問他:“你怎么了,拍完沒?”朋友說:“哥,我害怕,還是你拍吧!”
說這個故事不是要調(diào)侃這位朋友,他后來還和張紅琢一起去了很多陵園。而是想說,張紅琢的義務(wù)的行為,不是游山玩水拍拍照片這么簡單。
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能開車的地方,他都盡量自己開車去,為了方便深入縣、鄉(xiāng)、村,更小一級的行政單位。為此他的妻子女兒還曾阻擾過,因?yàn)樗男呐K不好,一個人開車在外,多少讓家人有點(diǎn)擔(dān)心。
幾年的尋找,他收獲了很多成果,見證了一幕幕墓碑前的相聚,也看到了很多無奈和傷害。有等不到丈夫信息漸漸老去直至死亡的妻子,有頭發(fā)花白癡癡懷念父親的女兒,有還記得哥哥走時騎著大白馬背影的妹妹……甚至還有因?yàn)檎也坏搅沂磕冠#蛔筻徲疑嵊H朋好友懷疑為漢奸家屬含冤而走的……
每一次找到烈士的家人,每一次打通他們的電話,看到的、傳來的都是恍如隔世的震驚、撕心裂肺的痛哭。張紅琢的惻隱之心被一次次打動,墓碑的一頭烈士在苦苦等待,墓碑的另一頭家人在苦苦尋找。
采訪中,他一直堅稱我老師,三四天的相處,他從不改口,其實(shí)我比她女兒還小,我很不習(xí)慣很不好意思。我不知道這是唐山人的習(xí)俗,還是因?yàn)樗匾暫兔襟w的關(guān)系。因?yàn)槊恳淮握勗挼穆潼c(diǎn),都會停在能不能幫他找找這些烈士的家人。我無以為報,只能和編輯商量,能否把部分他校對出來的烈士名單和他的聯(lián)系方式放在文末,或許能找到一位烈士的家人呢。
清晨的社區(qū)寧靜幽香,樓下的老奶奶們互相鼓勵,你一定能活到100歲。想想那些英年早逝的烈士們,離去時不過十幾二十幾……為了家園,他們奉獻(xiàn)了最寶貴的東西,沒有理由不為他們做點(diǎn)什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