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述的是非混淆必然導致敵我的混淆。“文化大革命”所打倒的“走資派”,是黨和國家各級組織中的領導干部,即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骨干力量。黨內(nèi)根本不存在所謂以劉少奇、鄧小平為首的“資產(chǎn)階級司令部”。確鑿的事實證明,硬加給劉少奇同志的所謂“判徒”、“內(nèi)奸”、“工賊”的罪名,完全是林彪、江青等人的誣陷。八屆十二中全會對劉少奇同志所作的政治結論和組織處理,是完全錯誤的。“文化大革命”對所謂“反動學術權威”的批判,使許多有才能、有成就的知識分子遭到打擊和迫害,也嚴重地混淆了敵我。
三、“文化大革命”名義上是直接依靠群眾,實際上既脫離了黨的組織,又脫離了廣大群眾。運動開始后,黨的各級組織普遍受到?jīng)_擊并陷于癱瘓、半癱瘓狀態(tài),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普遍受到批判和斗爭,廣大黨員被停止了組織生活,黨長期依靠的許多積極分子和基本群眾受到排斥。“文化大革命”初期被卷入運動的大多數(shù)人,是出于對毛澤東同志和黨的信賴,但是除了極少數(shù)極端分子以外,他們也不贊成對黨的各級領導干部進行殘酷斗爭。后來,他們經(jīng)過不同的曲折道路而提高覺悟之后,逐步對“文化大革命”采取懷疑觀望以至抵制反對的態(tài)度,許多人因此也遭到了程度不同的打擊。以上這些情況,不可避免地給一些投機分子、野心分子、陰謀分子以可乘之機,其中有不少人還被提拔到了重要的以至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實踐證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它根本不是“亂了敵人”而只是亂了自己,因而始終沒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在我國,在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建立以后,尤其是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剝削階級作為階級已經(jīng)消滅以后,雖然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還沒有最后完成,但是革命的內(nèi)容和方法已經(jīng)同過去根本不同。對于黨和國家肌體中確實存在的某些陰暗面,當然需要作出恰當?shù)墓烙嫴⑦\用符合憲法、法律和黨章的正確措施加以解決,但決不應該采取“文化大革命”的理論和方法。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進行所謂“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政治大革命,既沒有經(jīng)濟基礎,也沒有政治基礎。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設性的綱領,而只能造成嚴重的混亂、破壞和倒退。歷史已經(jīng)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fā)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nèi)亂。
(21)“文化大革命”的過程分為三段。
一、從“文化大革命”的發(fā)動到一九六九年四月黨的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一九六六年五月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同年八月八屆十一中全會的召開,是“文化大革命”全面發(fā)動的標志。這兩次會議相繼通過了《五·一六通知》和《關于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對所謂“彭真、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反黨集團”和對所謂“劉少奇、鄧小平司令部”進行了錯誤的斗爭,對黨中央領導機構進行了錯誤的改組,成立了所謂“中央文革小組”并讓它掌握了中央的很大部分權力。毛澤東同志的左傾錯誤的個人領導實際上取代了黨中央的集體領導,對毛澤東同志的個人崇拜被鼓吹到了狂熱的程度。林彪、江青、康生、張春橋等人主要利用所謂“中央文革小組”的名義,乘機煽動“打倒一切、全面內(nèi)戰(zhàn)”。一九六七年二月前后,譚震林、陳毅、葉劍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聶榮臻等政治局和軍委的領導同志,在不同的會議上對“文化大革命”的錯誤作法提出了強烈的批評,但被誣為“二月逆流”而受到壓制和打擊。朱德、陳云同志也受到錯誤的批判。各部門各地方的黨政領導機構幾乎都被奪權或改組。派人民解放軍實行三支兩軍(支左、支工、支農(nóng)、軍管、軍訓),在當時的混亂情況下是必要的,對穩(wěn)定局勢起了積極的作用,但也帶來了一些消極的后果。黨的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和實踐合法化,加強了林彪、江青、康生等人在黨中央的地位。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指導方針都是錯誤的。
二、從黨的九大到一九七三年八月黨的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一九七〇年至一九七一年間發(fā)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團陰謀奪取最高權力、策動反革命武裝政變的事件。這是“文化大革命”推翻黨的一系列基本原則的結果,客觀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論和實踐的失敗。毛澤東、周恩來同志機智地粉碎了這次叛變。周恩來同志在毛澤東同志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使各方面的工作有了轉機。一九七二年,在批判林彪的過程中,周恩來同志正確地提出要批判極左思潮的意見,這是一九六七年二月前后許多中央領導同志要求糾正“文化大革命”錯誤這一正確主張的繼續(xù)。毛澤東同志卻錯誤地認為當時的任務仍然是反對“極右”。黨的十大繼續(xù)了九大的左傾錯誤,并且使王洪文當上了黨中央副主席。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內(nèi)結成“四人幫”,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勢力又得到加強。
三、從黨的十大到一九七六年十月。一九七四年初,江青、王洪文等提出開展所謂“批林批孔”運動;同有的地方和單位清查與林彪反革命集團陰謀活動有關的人和事不同,江青等人的矛頭是指向周恩來同志的。毛澤東同志先是批準開展所謂“批林批孔”運動,在發(fā)現(xiàn)江青等人借機進行篡權活動以后,又對他們作了嚴厲批評,宣布他們是“四人幫”,指出江青有當黨中央主席和操縱“組閣”的野心。一九七五年,周恩來同志病重,鄧小平同志在毛澤東同志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召開了軍委擴大會議和解決工業(yè)、農(nóng)業(yè)、交通、科技等方面問題的一系列重要會議,著手對許多方面的工作進行整頓,使形勢有了明顯好轉。但是毛澤東同志不能容忍鄧小平同志系統(tǒng)地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又發(fā)動了所謂“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全國因而再度陷入混亂。一九七六年一月周恩來同志逝世。周恩來同志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鞠躬盡瘁。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處于非常困難的地位。他顧全大局,任勞任怨,為繼續(xù)進行黨和國家的正常工作,為盡量減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損失,為保護大批的黨內(nèi)外干部,作了堅持不懈的努力,費盡了心血。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破壞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斗爭。他的逝世引起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無限悲痛。同年四月間,在全國范圍內(nèi)掀起了以天安門事件為代表的悼念周總理、反對“四人幫”的強大抗議運動。這個運動實際上是擁護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黨的正確領導,它為后來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奠定了偉大的群眾基礎。當時,中央政治局和毛澤東同志對天安門事件的性質(zhì)作出了錯誤的判斷,并且錯誤地撤銷了鄧小平同志的黨內(nèi)外一切職務。一九七六年九月毛澤東同志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團加緊奪取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的陰謀活動。同年十月上旬,中央政治局執(zhí)行黨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這是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長期斗爭取得的偉大勝利。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斗爭中,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等同志起了重要作用。
(22)對于“文化大革命”這一全局性的、長時間的左傾嚴重錯誤,毛澤東同志負有主要責任。但是,毛澤東同志的錯誤終究是一個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所犯的錯誤。毛澤東同志是經(jīng)常注意要克服我們黨內(nèi)和國家生活中存在著的缺點的,但他晚年對許多問題不僅沒有能夠加以正確的分析,而且在“文化大革命”中混淆了是非和敵我。他在犯嚴重錯誤的時候,還多次要求全黨認真學習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著作,還始終認為自己的理論和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的,是為鞏固無產(chǎn)階級專政所必需的,這是他的悲劇所在。他在全局上一直堅持“文化大革命”的錯誤,但也制止和糾正過一些具體錯誤,保護過一些黨的領導干部和黨外著名人士,使一些負責干部重新回到重要的領導崗位。他領導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的斗爭,對江青、張春橋等人也進行過重要的批評和揭露,不讓他們奪取最高領導權的野心得逞。這些都對后來我們黨順利地粉碎“四人幫”起了重要作用。他晚年仍然警覺地注意維護我國的安全,頂住了社會帝國主義的壓力,執(zhí)行正確的對外政策,堅決支援各國人民的正義斗爭,并且提出了劃分三個世界的正確戰(zhàn)略和我國永遠不稱霸的重要思想。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們黨沒有被摧毀并且還能維持統(tǒng)一,國務院和人民解放軍還能進行許多必要的工作,有各族各界代表人物出席的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還能召開并且確定了以周恩來、鄧小平同志為領導核心的國務院人選,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著,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還在進行,我們的國家仍然保持統(tǒng)一并且在國際上發(fā)揮重要影響。這些重要事實都同毛澤東同志的巨大作用分不開。因為這一切,特別是因為他對革命事業(yè)長期的偉大貢獻,中國人民始終把毛澤東同志看作是自己敬愛的偉大領袖和導師。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