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嚴以修身,就是要加強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加強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就能守好精神家園、激活力量源泉;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就能端正價值追求、提振精氣神;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就能發(fā)揚好作風、聚集正能量。嚴以修身之所以居首位,就因為它是內在的約束和要求,是做人、從政、干事的起點和基礎。只有堅持嚴以修身,才能筑牢思想防線,讓自己嚴得自覺、實得自然。衡量黨員干部黨性強不強,踐行“三嚴三實”的效果怎么樣,關鍵是要看對組織是否忠誠,對群眾是否尊重,對崗位是否盡責,對紀律是否敬畏。
一、忠誠源自堅定理想信念。
忠誠,應該是對真理和正義的理性認同,是銘心刻骨的信仰和追求??梢哉f,有理想才有忠誠。如果忠誠的堤壩一旦裂開,就會思想蛻化、政治變質、行為墮落,污染政治生態(tài),消解組織合力。
從中央查處的周永康、薄熙來、徐才厚、令計劃,到中紀委編印的《警示錄》中提到的9名領導干部,可以清晰地看出,他們墜入犯罪深淵的原因,有的是裝兩面人、做兩面派,違背忠誠;有的是對人馬列主義、對己自由主義,違背信仰;有的是把群眾利益拋在腦后、把個人喜好放在心上,違背宗旨等等,說到底都是理想信念出了問題。
主觀世界改造是一項長期的過程,和作風建設一樣永遠在路上。習總書記強調黨員領導干部要嚴以修身,就是為解決好“總開關”問題開的一副“處方藥”。只有始終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通過持續(xù)深入地學習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補足精神之鈣,培固思想之源,強化“三個自信”,才能確保把對黨忠誠深深地烙在心中、體現(xiàn)在行動上。
二、忠誠就要時刻忠于人民。
黨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寫進黨章,就是把為民造福謀利的責任壓在了每個黨員干部的肩上。那些讓百姓永遠懷念、口耳相傳的感人事跡的共同點,就是他們不論在哪個年代、在什么崗位,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都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為原動力。
要以百姓心為心,做到思想上親民。習總書記曾深情地說:“對于我們共產黨人來說,老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要像愛自己的父母那樣愛老百姓,為老百姓謀利益,帶老百姓奔好日子。”黨員領導干部要時刻牢記自己的根在哪里、本在哪里,不能只在大樓里講群眾、口頭上談群眾,要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以群眾的語言溝通交流,以百姓的方式拉近距離。
要以百姓事為事,做到行動上為民。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誠愿望和干勁,但面對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能用、軟辦法不頂用,缺乏做群眾工作的本領。要把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作為基本功,多到基層接地氣、多到現(xiàn)場摸實情、多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到實踐和群眾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要眼睛向下,堅持在群眾最盼上送溫暖、最急上見真情、最煩上解憂愁,更好地為群眾排憂解難。
要以百姓富為福,做到發(fā)展上惠民。實踐證明,只要尊重民意、符合民情、改善民生,群眾就會為我們點贊。現(xiàn)在形勢和發(fā)展變化很快,工作中不熟悉、不了解的東西越來越多,特別是進入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動力轉換、速度換擋、結構轉型的任務很重。因此,越是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繁重,越要把民生幸福作為第一追求,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真正把實事好事辦到心坎上,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