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風”認識催生了奢華“機關灶”
紅木的沙發(fā)、電影院、包房KTV……這樣一些奢華的裝飾并非是在顯眼的會所中,卻大隱隱于市的矗立在機關食堂里。在這公款吃喝從酒店向會所,從會所到機關食堂的路線轉變中,正一點一點的折射出曾經在監(jiān)管中的不少疏忽和漏洞。
當嚴禁公款吃喝成為了一種世人皆知之事時,明目張膽的在外大快朵頤無疑是自尋死路,此時,機關食堂著實是為一個不錯的選擇。在常人看來,食堂不過是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兩三個窗口,端著盤子兩葷一素、兩葷兩素吃工作餐的地方,長期以往的印象對于食堂的認識就定性為此。在這樣一種主觀的臆斷下,用逆向思維將食堂變成吃喝的天堂,自然想來也不會有人會知曉。不難發(fā)現(xiàn),此等行徑顯然是利用了有關部門重表輕里、重外輕內的工作方式。
更為讓人感到警醒的是,當各類違紀違規(guī)行為均被曝光之后,還依然會有人選擇用食堂來滿足自己的吃喝欲望,這真的只是因為無法無天么?這反映出曾經不少時候一陣風的做法讓某些官員養(yǎng)成了此等懲處不過又是一次一陣風,當該有的典型、該有的警示都已具備之后,這應當已經是風聲過后,自己可以繼續(xù)的享受享受了,卻從未想過黨中央對于作風的頑固性早有清晰的認識,更有不整治絕不罷手的決心。
總而言之,一個事情的出現(xiàn),會有當事者主觀的原因,但也離不開其他的因素。在這全面整治作風的當前,不能給任何問題“春風吹又生”的機會,應當繼續(xù)保持雷霆之勢,從嚴從實的抓好作風建設。
機關食堂咋就被“開辟”成公款吃喝“新陣地”
說到“公款吃喝”許多領導干部可謂是避之不及,恐惹禍上身,不管是被“紀委抓到”還是被“群眾舉報”,那下場可想而知。于是,在這些領導干部失去了酒店、會所等多個“陣地”之后,又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且不說這些“機關食堂”的極盡奢華,單說“機關食堂”的隱蔽性就為“公款吃喝”提供了支撐。
事實證明,“既有人在敢名目上下功夫,就會有人敢在地點上下功夫,在“公款吃喝”越來越受到矚目的同時,轉戰(zhàn)“機關食堂”未必不是明哲保身之法,只不過換了一件“馬甲”而已,雖然沒有在酒店、會所那樣的明目張膽,但消費的水平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有抬頭之勢,可以想象,現(xiàn)在輿論普遍關注機關食堂,誰又能保證“機關食堂”是“公款吃喝”的最后一個陣地呢?
“公款吃喝”之所以會成為頑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公共財政不透明、預算缺乏硬約束,所以,要想徹底防止公款吃喝回潮,還需扎緊財政的錢袋子,并通過預算公開的方式加大審計和監(jiān)督問責力度,另外,還需建立健全反四風長效機制,如推行公務接待實名制,完善公務接待法律法規(guī)、將“公款吃喝入刑”等等,唯有如此,才能讓“隱性腐敗”無所遁形。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