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在詞典中的解釋是“各種組織中最低的一層”,按此解釋,基層應(yīng)該是老百姓的田間地頭、車間、學校、醫(yī)院等,應(yīng)該是能夠直接和群眾談心的地方。因此,黨員干部下基層要“三走”。
要走深。只有深入一線,才能了解基層的真實情況。一些黨員干部下基層“擺架子、過場子”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嚴重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黨員干部下基層要從實際出發(fā),多為困難戶、低保戶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想方設(shè)法通過各個渠道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要走廣。只有廣范了解基層,才能總覽全局,才不會以偏概全。一些黨員干部下基層只走訪示范戶、典型戶,聽到的和看到的都是事先彩排過的,無法掌握實情。所以我認為,黨員干部下基層走訪群眾要“廣”,不打招呼,不定路線,隨機走訪家家戶戶,全面了解真實情況,與群眾面對面交流與談心,真正做到走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
要走勤。只有經(jīng)常下基層,才能實時傾聽百姓呼聲。一些黨員干部下基層不夠積極主動,說一下動一下,敷衍了事。我認為黨員干部下基層應(yīng)該把黨的好形象、好作風帶下去,把群眾的所需、所求傳上來。勤下基層,多了解民生,多為百姓排憂解難,做一名實實在在的好公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