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春寒料峭,正值元宵佳節(jié),在瀘溪縣城白沙街頭,行人和乘車的外出務(wù)工人員明顯增多。
在各個十字路口,頭戴小紅帽、身披“文明”宣傳標(biāo)語、手揮小紅旗的志愿者們顯得耀眼奪目,讓節(jié)日的街頭添彩不少。
“需要幫忙嗎?”
“來,我?guī)湍隳眯欣畎?”
……
志愿者們有的揮動著小紅旗,吹起口哨,防止對面路人闖紅燈,有的扶過馬路的老人,有的幫行李多的旅客幫忙搬東西……
眼見一位60多歲的老人獨自一人背著一個大背簍,背簍上有兩口大紙箱,進站上臺階很是吃力。這時,兩名志愿者毫不猶豫地迎上去,禮貌的打個招呼,然后從老人背簍上一人搬一口紙箱下來,一直將她送到站內(nèi),把行李放進汽車后備箱。“太感謝這些小朋友啦!他們真懂事!”老人一臉感激的笑。
在汽車站里,也有一群“小紅帽”正在忙活著,有的正熱火朝天地幫乘客搬行李,有的正給乘客送書刊雜志和報紙,有的在煮元宵,把一碗碗熱氣騰騰地元宵送到乘客們的手上。
據(jù)瀘溪團縣委書記向海蘭介紹,今年3月5日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號召“向雷鋒同志學(xué)習(xí)”的52周年紀(jì)念日,此次志愿服務(wù)活動主題為“踐行雷鋒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瀘溪縣委宣傳部、團縣委、縣文明辦、縣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組織開展。通過前期招募,共有80多名志愿者踴躍參加,有白沙中學(xué)和縣職中的學(xué)生,也有各單位的干部職工,還有縣武裝部的民兵們。
“幫助別人,自己也開心!”瀘溪職中二年級的符小燕和張慧玲,早上8點左右就來到汽車站,為乘客們送書報。一開始,也有些旅客不理解,以為她們是發(fā)廣告畫冊的,不敢接受她們贈送的書刊雜志。但通過她們的解釋,很多旅客欣然接受,有的旅客到書刊雜志擺放臺前自行領(lǐng)取。
乘客張春美和吳瑩兩姐妹,從武溪鎮(zhèn)來到這里坐車去上海,她們從志愿者手里接過兩碗熱騰騰的元宵。“沒想到今天出門在外能吃上元宵,還有人幫忙提行李,我們真的太開心了。”她們吃著元宵高興地說:“感到很開心,很暖心!”還領(lǐng)了免費提供的書籍,“讓十幾個小時的旅程不再無聊了!”
浦市人李天寶在溫州打工20多年了,一家9口都已在溫州安家。這次回來過年,今天全家出門去溫州感觸很多。“家鄉(xiāng)變化真是太大了,一年比一年好!”他說今天能在車站里吃上元宵過節(jié),“感受到了家鄉(xiāng)的溫暖。”
跑白沙至踏虎客車的張司機,一天要出兩趟車。趁著出車前的空檔,他的家人帶著孫兒來探望他。看到車站內(nèi)有元宵送,他抱起孫兒一起過來吃碗熱騰騰的元宵。“真甜!每次過節(jié)都在跑班車,真想不到今天能在車站吃上元宵過上元宵節(jié)!”
售票廳工作間里,4位忙碌的售票員正在忙碌地打票。她們說,春運40多天來,他們每天一早6點就要開始售票,一直要工作到下午五、六點鐘。每天不停地打票、售票,午飯都是隨便吃點東西填肚子,經(jīng)常餓得饑腸轆轆。“沒想到今天能吃上元宵,真的非常感動。”說到這里,她們滿懷欣喜。
負(fù)責(zé)出車的工作人員瞿劍峰說,每年一到春運就要從早上6點忙到晚上12點,哪里還顧得上過節(jié)!平常都是在食堂胡亂吃點填下肚子就行。今天的活動讓他感覺很暖心!車站里汽車進進出出,汽笛聲此起彼伏,接受采訪的說話間,他又忙著指揮出車去了。
瀘溪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向鴻雁也參加了今天的“學(xué)雷鋒”活動。她與外出務(wù)工人員拉家常、話元宵,并送上了甜美的元宵和節(jié)日的祝福。她對志愿者們說,學(xué)習(xí)雷鋒精神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xiàn),希望大家以活動為契機把學(xué)習(xí)雷鋒精神作為一種信仰,把這種活動長期化、常態(tài)化。也希望這項活動能成為瀘溪的品牌工作,成為瀘溪縣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把瀘溪打造成志愿者之城,讓所有人都能親身感受到瀘溪的溫暖與關(guān)愛。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