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努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的內容表述雖然篇幅不長,但卻作為一個獨立章節(jié),與“2014年工作回顧”和“2015年主要任務”并列提出。這一細節(jié),引起代表委員們的高度關注和普遍熱議。
講法治,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鹽城代表團團長、市委書記朱克江認為,建設法治政府需要多方齊動,包括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基層民主法治、公民知法守法以及建立考核評價體系等諸多方面。
省人大代表、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徐軍認為,講法治,關鍵要把法治這個“概念”變成可操作、可考評的行為規(guī)范。響水縣基層農村代表劉露則表示,法治是一個“利器”,善用法治化解基層矛盾,讓“遇到問題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社會共識深入人心,才能筑牢法治社會的根基。
“以前都說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但為與不為的邊界到底在哪里?這次報告中給出了明確答案,那就是——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省人大代表、大豐市市長陳平說,報告給出了政府作為的清晰導向,那就是法。今后,一切的動作舉措都要放在“法治天平”上斟酌考量。
省人大代表、無錫市南長區(qū)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秦馬蘭換了一個視角解讀:今年將大氣污染防治立法提交人代會審議,本身就貫徹了四中全會精神,體現科學立法、民主立法要求,使立法更“接地氣”。草案基本涵蓋了基層實踐經驗,其出臺順應“法意”,更順應民意,是依法行政的一次鮮活實踐。
“建設法治政府,關鍵還要提高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水平。”省政協(xié)委員、省社科院副院長劉旺洪指出,近年來,我省暴露出來的征地拆遷矛盾依然尖銳、食品藥品不安全、安全生產隱患難除、能人腐敗等突出問題,倒逼領導干部提高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同時應修改和完善干部政績考核標準體系,把堅持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干部的重要內容。
講規(guī)范,監(jiān)管嚴才能法無邊
法治政府如何建?代表委員們有話要說。
“一個沒有任何金融資質的‘合作社’,刻意裝潢得與國有銀行一樣,以高額的貼息款誘惑市民存款,短短一年多就有近200人上當受騙,涉案金額近2億元。若不是被害人報警案發(fā),檢察機關根本無法及時發(fā)現相關監(jiān)管部門怠于履行職責。”省政協(xié)委員、省檢察院副檢察長方曉林說,最近被揭露的南京“山寨銀行”案敲了一記警鐘。他建議加快建立檢察機關與行政執(zhí)法信息共享信息平臺,尤其要加大對民生領域職務犯罪的查辦,建立“嚴密的法治監(jiān)督體系”。
常州代表團的王振華是來自企業(yè)界的代表,他建議以制度規(guī)范政府權力,對于慢作為、不作為、選擇性作為的公務人員強化責任管理,做到權責相符。陳祖?zhèn)?、徐亞紅等多位省人大代表則反映,企業(yè)是地方經濟發(fā)展的主體,雖然前期亂收費現象得到一定治理,但在一些地方還不同程度存在,政府要加強監(jiān)管,依法行政。
“關鍵是增強政府人員的法治思維,以法治規(guī)范克服人治習慣。”省人大代表、沭陽縣縣長卞建軍表示,當下應著力解決執(zhí)法行為不規(guī)范、執(zhí)法程序不嚴格、執(zhí)法監(jiān)督不匹配,執(zhí)法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加強對重大決策的監(jiān)督,厘清政府權力邊界,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促進群眾改變信訪不信法的觀念。
省政協(xié)委員、徐州市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袁丁認為,當前急需引入大眾傳播媒介,推廣微博、微信、微電影、移動公交電視等新媒體,實現全方位、立體化普法。農村留守人員、外出務工人員、中小個體業(yè)主、社會閑散人員的法制宣傳教育很薄弱,這方面必須盡快補上缺位,營造全民法治的氛圍和社會環(huán)境。
講生態(tài),為“強富美高”提供堅強保障
“把權力的‘籠子’扎實、扎緊、扎密,從源頭上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努力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為各項事業(yè)發(fā)展提供堅強保證。”這是人大開幕當天下午,省委書記羅志軍參加南京市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長期在鄉(xiāng)鎮(zhèn)基層工作的包旭華代表評價“聽了讓人振聾發(fā)聵”。在他理解,法治政府建設不但關乎從嚴治黨,營造良好政治生態(tài),更關乎“強富美高”新江蘇的目標任務能否順利實現。
省人大代表、張家港市委書記姚林榮說,當下正積極探索土地確權、股份確認等工作,處理好土地流轉和收入分配等問題,要更加注重法治的作用,以法治保駕護航。省人大代表徐安在徐州代表團集中審議時發(fā)言:要更加注重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突出問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wěn)定,加快從行政主導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
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簡政放權是必由之路。省政協(xié)委員、南通市監(jiān)察局副局長施學雷注意到,在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實踐中,“公章四處圍城、審批長途旅行”現象少了,但一些問題和困惑也隨之而來:“職權法定”中“法”的范圍界定不夠明晰,各地尺度掌握不完全統(tǒng)一,“權力清單”的公信力打了折扣。他建議省法制部門牽頭明確權力清單梳理的法律依據,研究制定基本標準,實行權力“統(tǒng)一分類、統(tǒng)一編碼、統(tǒng)一名稱”,抓好“清權、確權、配權、曬權和制權”,確保各地區(qū)權力清單的相對統(tǒng)一、規(guī)范和有效。
省人大代表、淮陰區(qū)委書記劉澤宇表示,把法治建設貫穿于“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江蘇”全過程,才能打造法治陽光下的服務型政府。徐州代表團代表、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艷表示,在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還要大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匯聚全省團結奮進的強大正能量。
一個個美好愿景,流淌出代表委員的共同心聲:讓法治之光照耀在建設新江蘇的偉大征程上!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