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一個新的歷史方位和起點上,就深化改革反腐倡廉工作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為新形勢下的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尤其是隨著一件件腐敗大案查處及其向縱深推進,廣大干部群眾拍手稱快。下面,就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反腐倡廉理論的新發(fā)展主要從立場、觀點、方法三個層面作一思考。
反腐倡廉立場更加堅定鮮明
我國古代治國理政的經(jīng)驗和教訓表明,廉潔興邦,腐敗喪權。歷史一步步走到今天,面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必須要充分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其中反腐敗就是這場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1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就明確指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保持黨的肌體健康,始終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
這一論述,進一步表明了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既不是空洞的口號,更不是虛無縹緲的幻想,而是要旗幟鮮明,堅定地站穩(wěn)政治立場,“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抓緊抓好,對于腐敗分子,不管職位高低,發(fā)現(xiàn)一個就要堅決查處一個。真正做到毫不懈怠、毫不手軟、毫不留情,以反腐倡廉的實際行動取信于民。
反腐倡廉觀點更加深刻理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反腐倡廉建設上,提出一系列新的觀點,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幾點。
1. 第一次提出“只要我們始終堅持黨的性質(zhì)和宗旨,不變色,不變質(zhì),就一定能夠跳出這個歷史周期率”的新命題
2013年4月9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我們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要我們始終堅持黨的性質(zhì)和宗旨,不變色,不變質(zhì),就一定能夠跳出這個歷史周期率。”這一論述,充滿著憂黨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是習近平借鑒毛澤東在1945年“回答黃炎培提出中國共產(chǎn)黨如何跳出中國歷代王朝興亡的歷史周期率”的著名論斷,是對中國共產(chǎn)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執(zhí)政合法性和執(zhí)政規(guī)律的進一步的深刻揭示。這就告誡我們,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要深刻認識腐敗導致人亡政息的歷史規(guī)律及其警示意義。
2.第一次提出“反腐倡廉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新命題
習近平指出: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規(guī)范社會秩序,不僅要確立與之相適應的法律體系,而且要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思想道德體系。這一論述,進一步提出了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精神反腐敗,強調(diào)了反腐倡廉要堅持法治體系與德治體系建設相結合的新理念,道德高尚是領導干部做到清正廉潔的基礎。反腐倡廉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多管齊下,從思想道德抓起更具有基礎性作用,從加快“反腐敗立法”更具有實質(zhì)性。因此,從德治與法治結合上,對于加強和改進反腐倡廉更具有根本性和實質(zhì)性意義。
3.第一次提出懲治腐敗要“零容忍”的新命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