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6日,習近平來到北京視察,在東城區(qū)考察玉河歷史文化風貌保護項目時與群眾親切交流。新華社發(fā)

1月27日,習近平在內蒙古阿爾山邊防哨所慰問官兵。新華社發(fā) 8月15日,習近平看望南京青奧會中國代表團隊員。新華社發(fā)
2014年,習近平登上了兩個榜單。一是美國《時代》周刊在網(wǎng)站上公布2014年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這是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以來第二次入選該名單。而自2009年首次入選以來,他已五次登榜;二是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艾什中心官方網(wǎng)站公布的對世界主要國家領導人形象的全球公眾調查結果,習近平在國內國際的排名均是第一。一直以來,對于中國這個古老國度的新征程,外界充滿好奇,2014年尤甚。人們試圖破譯大國領袖習近平的執(zhí)政密碼,以獲知這位被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評價為“鄧小平之后最具變革性中國領導人”的“習大大”有著怎樣的多重魅力。
即將過去的2014年,中國一面銳意前行,一面不斷自我革新,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清理羈絆,刮骨療毒。“觀軍者觀將,觀備者觀野。”
這一年,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維顯現(xiàn)出清晰的軌跡,并在實踐中得到了充分的表達。
這一年,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而政府的決策者并未推出轟炸式的刺激政策以求短期效益,卻在一系列精準的定向爆破中尋求突破,潤物無聲著眼長遠。
這一年,“反腐”一詞毫無爭議地入選中國年度字詞,反腐戰(zhàn)役從年初到歲尾,大小兼顧,拍蠅捕虎,不斷狙擊并連戰(zhàn)連捷。
這一年,大國的引領者們讓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這一年,而是未來一年又一年。為此,本報今起推出《2014大國印記》系列報道第一期,為您梳理習近平治國理政的中國智慧。
□治國方略
深化改革開局屢提重視歷史
“對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我們應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對古代的成功經(jīng)驗,我們要本著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學態(tài)度,牢記歷史經(jīng)驗、牢記歷史教訓、牢記歷史警示,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提供有益借鑒。”
——習近平2014年10月13日主持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
作為有著13億多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中國在發(fā)展中不平衡、不協(xié)調、不可持續(xù)的問題依然突出。如此“體量”的大國、如此復雜的國情世所罕見,解決這些難題沒有先例可循。
古人曰“治大國如烹小鮮”,中國人民大學當代中國政黨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指出,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領袖,治國理政除需要魄力、膽識、能力和胸襟外,更需要中國智慧。
2014年,匯集了習近平治國理政智慧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法、俄、阿、西、葡、德、日等多語種出版發(fā)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