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學自創(chuàng)校以來就有理重于文的傳統(tǒng),形成了自有特色的“京都學派”。人們曾這樣形容“京都學派”,京都大學的學者教授們“十分執(zhí)著于理論研究,即使在常人看來芝麻一樣的小事,京大教授也會饒有興趣,只要合乎學術道理的,就會義無反顧地去做”。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迄今為止,19位日本籍(裔)科學家摘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其中10位與京都大學存在某種程度的關聯(lián),他們或為該校的本科生、研究生,或為京都大學的教職員。日本首位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得主,皆畢業(yè)于京都大學。一時間,留學日本,特別是留學京都大學受到不少人關注。
京都大學是繼東京大學之后成立的日本第二所國立大學,基本上由國家撥款,辦學經(jīng)費充足,自創(chuàng)收入亦很可觀。京都大學與東京大學的教育傳統(tǒng)與辦學目標迥然不同,東京大學以培養(yǎng)治國人才為主,京都大學則以培養(yǎng)科學家見長,被人們稱為“科學家的搖籃”。在1949年至1987年的39年中,日本獲諾貝爾獎的7名得主中,京都大學就占了4名:湯川秀樹、朝永振一郎、福井謙一和利根川進。
京都大學從創(chuàng)校以來就有理重于文的傳統(tǒng),一向注重于學術上的高標準,因而形成了自有特色的“京都學派”。人們曾這樣形容“京都學派”,京都大學的學者教授們“十分執(zhí)著于理論研究,即使在常人看來芝麻一樣的小事,京大教授也會饒有興趣,只要合乎學術道理的,就會義無反顧地去做”。正是他們這種“興趣”和“執(zhí)著”才使京都大學成了科學家的搖籃。
從機構的設置和科學研究的組織上也可以充分看出京都大學的特色。京都大學有不少研究所和中心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先進的儀器設備和優(yōu)良的研究環(huán)境為科學研究準備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研究人員如魚得水,因而無論在研究課題和研究成果上在日本均很有影響。這不僅可以從前述一些具有獨家性和獨特性的研究所建制中反映出來,而且一些研究設施也很引人注目。
日本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學子出國留學的一個熱門選擇。同樣是亞洲國家,再加上日本留學的學費、生活費與美國、英國相比相對低廉,所以,不少學生選擇去日本留學。
據(jù)濱才留學公司的經(jīng)驗,日本京都大學一直以來都是赴日本學生向往的理想大學。國際學生可以申請京都大學的本科、碩士、博士等學歷。京都大學各種學歷都有不同的申請資格。本科學位申請資格為,申請者在外國接受過12年以上的學校教育,已經(jīng)畢業(yè)或即將在申請當年的3月或者10月之前畢業(yè)。碩士學位申請者則需要在外國接受過16年以上的學校教育,年滿22歲,擁有學士學位或者被認同具備同等學力者。而年滿24歲,擁有碩士以上學歷,或者被認同具備同等學力者即可申請京都大學的博士學位。
外國大學畢業(yè)生如果想直接到京都大學學習,必須通過研究生這一階段,然后才能通過考試進入碩士正式課程。研究生教育是日本獨特的制度,碩士在日本叫做“修士”,而研究生是進入修士課程的前期預備階段。日語中“研究生”在日本的大學是非正規(guī)生,也就是說沒有學位也不可以修得學分。一般情況下,研究生階段結束以后,學生會得到一份“研究生修了證明書”。
小王畢業(yè)于北京外國語大學,2006年收到了攻讀京都大學經(jīng)營學專業(yè)研究生的通知。其實,經(jīng)營學是小王的第二學歷,但是他在申請京都大學研究生時考取了日語一級證書,這為他的申請帶來很多優(yōu)勢。憑借個人優(yōu)勢和專業(yè)細致的研究計劃書,小王獲得京都大學研究生修讀資格。進入到京都大學后,小王用最短的時間考取了京都大學碩士正式課程,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日本知名的商社就職,并在日本結婚生子。
與小王相比,去年2月接到京都大學的錄取通知的小李,學校背景普通,并且日本語成績、學校平均成績平平,這些在申請時沒有給他帶來一點優(yōu)勢。但是,小李對科學非常感興趣,十分向往京都大學。開始申請時,小李日語基礎很差,只能做簡單交流,在留學指導老師的建議下,小李申報了相關課程,并且和就讀于濱才漢語學院的留學生經(jīng)常交流,日語突飛猛進,最終考取日語一級證書,為申請留學增色不少。另外,也是最重要的,小李雖成績普通,但有許多校園的科技活動經(jīng)驗,而且還曾經(jīng)獲得全校科技發(fā)明大賽銀獎。這些成為小李獨特的優(yōu)勢?,F(xiàn)在,小李已經(jīng)就讀京都大學。他說,生活在京都大學,每一天都有無限的精力。京都大學十分重視科技,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配套硬件設施都是先進的,他每天可以隨意泡在研究中心、實驗室,和同樣熱愛科技的學生一同盡情地發(fā)揮自己的能量,激發(fā)自己的想象力,提高動手能力。
對科學教育的重視,對人才的求賢若渴,讓京都大學一直保持著年輕向上的發(fā)展活力。在申請京都大學時,科學合理規(guī)劃,在申請方案中做到揚長避短,成功申請就會變得觸手可及。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