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要辦點事多么不易,不打點打點,不融通融通,不意思意思,就辦不成事!這種現(xiàn)象一定要扭轉(zhuǎn)過來!”這是習近平同志未公開發(fā)表過的談話中的一個片段,收錄在近日發(fā)行的《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冊中。
該選編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收錄了自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至2014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這段時間內(nèi)的70篇重要文獻。其中,習近平文稿24篇,有8篇是首次公開發(fā)表,文稿講話包括社會主義制度、反對鋪張浪費、紀律組織建設、農(nóng)村和城鎮(zhèn)化建設、食品安全、政法工作等重要內(nèi)容。
○堅持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非但沒有崩潰,反而綜合國力與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風景這邊獨好。’”
不說更早時期,就從改革開放開始,特別是蘇聯(lián)解體、東歐劇變以后,唱衰中國的輿論在國際上不絕于耳,各式各樣的“中國崩潰論”從來沒有中斷過。但是,中國非但沒有崩潰,反而綜合國力與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風景這邊獨好”。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全盤否定了毛澤東同志,那我們黨還能站得住嗎?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制度還能站得住嗎?那就站不住了,站不住就會天下大亂。所以,正確處理改革開放前后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的關系,不只是一個歷史問題,更主要的是一個政治問題。建議大家把《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找出來再看看。
——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2013年1月5日)
○反對鋪張浪費
“堅決防止走過場、一陣風。”
中央要求厲行勤儉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得到了廣大干部群眾衷心擁護。后續(xù)工作要不斷跟上,堅決防止走過場、一陣風,切實做到一抓到底、善始善終。抓而不緊,抓而不實,抓而不常,等于白抓。一段時間以來,社會各方面就此積極建言獻策,不少意見值得重視。要梳理采納合理意見,總結我們自己的經(jīng)驗教訓,借鑒國內(nèi)外有益做法。下一步,關鍵是要抓住制度建設這個重點,以完善公務接待、財務預算和審計、考核問責、監(jiān)督保障等制度為抓手,努力建立健全立體式、全方位的制度體系,以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zhí)行、強有力的監(jiān)督檢查、嚴厲的懲戒機制,切實遏制公款消費中的各種違規(guī)違紀違法現(xiàn)象。
——在人民日報《專家學者對遏制公款吃喝的分析和建議》等材料上的批示(2013年1月22日)
○嚴明政治組織紀律
“如果黨的政治紀律成了擺設,就會形成‘破窗效應’”
大家注意看就知道,西方國家議會投票,往往是政黨壁壘分明,一個黨的議員要不就是都反對,要不就是都支持。這說明了什么?不就是各黨對自己的黨員有政治上的約束嘛!對那些在政治上行動上與本黨離心離德的黨員,西方國家政黨也是要執(zhí)行紀律的,甚至給予開除處分。一個政黨,不嚴明政治紀律,就會分崩離析。
身為黨員,鐵的紀律就必須執(zhí)行。毛澤東同志說,路線是“王道”,紀律是“霸道”,這兩者都不可少。如果黨的政治紀律成了擺設,就會形成“破窗效應”,使黨的章程、原則、制度、部署喪失嚴肅性和權威性,黨就會淪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樂部”。
——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講話節(jié)選(2013年1月22日)
“組織紀律、財經(jīng)紀律過去都是不敢碰的高壓線”
一個松松垮垮、稀稀拉拉的組織是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的。如果黨組織像個大車店、大賣場一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那還能有什么核心力量?還能把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在黨的周圍嗎?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黨組織等同于領導干部個人,對黨盡忠不是對領導干部個人盡忠,黨內(nèi)不能搞人身依附關系。干部都是黨的干部,不是哪個人的家臣。有的干部信奉拉幫結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關系、找門路,分析某某是誰的人,某某是誰提拔的,該同誰搞搞關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誰的大腿。有的領導干部喜歡當家長式的人物,希望別人都唯命是從,認為對自己百依百順的就是好干部,而對別人、對群眾怎么樣可以不聞不問,弄得黨內(nèi)生活很不正常。
組織紀律、財經(jīng)紀律過去都是不敢碰的高壓線,現(xiàn)在這兩條紀律在一些地方和部門成了最松弛的低壓線。犯個組織紀律、財經(jīng)紀律算什么?打個哈哈就過去了!一到節(jié)假日甚至不是節(jié)假日,有些人就到處跑,還帶著一大家子,吃好的,住好的,玩好的,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哪兒好就往哪兒去。不少是公款消費,財政成了他們家的錢包,財政局長成了他們家的管賬先生。
——在十八屆中紀委三次全會上講話節(jié)選(2014年1月14日)
○依紀依法嚴懲腐敗
“我們共產(chǎn)黨人決不能搞封建社會那種‘封妻蔭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腐敗之道!”
要從源頭上有效防治腐敗,加強對典型案例的剖析,從中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深化腐敗問題多發(fā)領域和環(huán)節(jié)的改革,最大限度減少體制障礙和制度漏洞。要加強對權利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如果升學、考公務員、辦企業(yè)、上項目、晉級、買房子、找工作、演出、出國等各種機會都要靠關系、搞門道,有背景的就能得到更多照顧,沒有背景的再有本事也沒有機會,就會嚴重影響社會公平正義。這種情況不糾正,能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生動局面嗎?這個社會還能有發(fā)展活力嗎?我們黨和國家還能生機勃勃向前發(fā)展嗎?我們共產(chǎn)黨人決不能搞封建社會那種“封妻蔭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腐敗之道!否則,群眾是要戳脊梁骨的!
——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講話節(jié)選(2013年1月22日)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