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穎彬的履歷,就是一份出色的人生答卷。
15歲考入第三軍醫(yī)大學軍醫(yī)系,剛滿18歲就成為共產黨員,29歲破格晉升高級職稱,32歲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心外科主任,34歲成為博士生導師,去年底,不滿50歲的他晉升專業(yè)技術2級、文職1級……
回顧成長歷程,肖穎彬說:“對崇高信仰和正確信念的堅守,引領支撐我一路走來。”
“當好兵”才能“行好醫(yī)”
出生于河南洛陽農村的肖穎彬說,從醫(yī)的最初動力來自父親。父親是一名代課教師,十幾歲時就患上了風濕性心臟病,無從醫(yī)治。肖穎彬心疼不已,決定長大后要做一名醫(yī)生,為父親解除病痛。
高考那一年,當肖穎彬看到招生目錄里有“第三軍醫(yī)大學”時,覺得“又能參軍,又能學醫(yī)”,于是毫不猶豫地填報了這個學校。
大三那年,肖穎彬挑燈寫下近萬字入黨申請書:“作為一名軍醫(yī),承擔的是獻身國防、挽救生命、造福人民的崇高事業(yè),我愿為這個事業(yè)奮斗終身,為祖國富強、人民幸福奉獻自己的力量。”
大學期間,肖穎彬不僅醫(yī)學科目科科拔尖,而且政治理論課成績也十分出色。有同學說,一個醫(yī)生只要能精通醫(yī)術就可以了,政治學得那么好有什么用?肖穎彬卻認為:軍醫(yī)軍醫(yī),軍字在前,首先要“當好兵”,才能“行好醫(yī)”,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兵,政治合格是第一位的。
政治合格不是空話,體現(xiàn)為實際行動。2000年,36歲的他在德國學習時,導師曾挽留并介紹他到一家國際權威心臟病治療機構工作。當時在那里做一臺手術的收入相當于國內一年的工資,但肖穎彬認為,自己是黨和軍隊培養(yǎng)出來的,自己的知識和技術也理應回報祖國人民。肖穎彬毅然回國。
“娃娃科室”變“先進科室”
肖穎彬常常說,正因為信仰的指引和激勵,才支撐自己在選定的人生舞臺上走得執(zhí)著而堅毅。
1996年,不到32歲、科室內唯一具有副高職稱的肖穎彬臨危受命,被院黨委授以心外科主任的重任。上任之初,科里只有20多張床位,年手術量不足120例,死亡率卻高達10%,科里僅有5名年輕醫(yī)生,平均年齡不足28歲,被人戲稱為“娃娃科室”。
面對這種情況,肖穎彬清醒認識到:要建強科室,首先要團結一致,解放思想,建強黨支部,才能引領科室快速發(fā)展。于是,他首先建議改選科室支委,改變以往支委主要來自醫(yī)生的慣例,選舉了由醫(yī)療、護理、技術骨干組成的新一屆黨支部。
隨后,他帶領支部“一班人”深入分析科室現(xiàn)狀,認為思想禁錮是制約科室發(fā)展的最大障礙,逐步形成了“以手術量增強發(fā)展信心、以成功率保證發(fā)展質量、以新技術打造發(fā)展品牌”的思路,當年手術量就增加70%,死亡率降至0.45%,并相繼開展了多項新業(yè)務新技術,一舉捧回了久違的“先進科室”獎狀。
如今,在肖穎彬的帶領下,當初的“娃娃科室”,已發(fā)展為具有170多名醫(yī)護人員、180張床位、年手術量3300多例、綜合實力進入全國前十的科室;形成了嬰幼兒先心病、復雜先心病、重癥瓣膜病、冠心病大動脈疾病4個優(yōu)勢領域,并榮登“2012年度復旦版中國最佳??坡曌u排行榜”。
思想過硬助力業(yè)務拔尖
在肖穎彬看來,“業(yè)務要拔尖,首先思想要過硬。”這是他抓科室人才隊伍建設的一個秘訣。
肖穎彬的學生、心外科郝嘉副教授至今對自己新到科室時收到的“見面禮”記憶猶新。他到科室報到那天,肖穎彬就給他和其他幾位新入科的同志送了《心臟外科學》和《論新時期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兩本書。
對新進科室的同志,肖穎彬都要送一本業(yè)務書籍、一本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讀物,并告訴大家:“‘政治堅定、技術優(yōu)良’是1931年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為我黨第一所紅軍軍醫(yī)學校確立的辦學方針。作為新時代的軍隊醫(yī)務工作者,我們應該把老紅軍的‘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
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早已成為肖穎彬的工作常態(tài)。2007年,科室聘用護士小陶回家探親因交通意外不幸身亡。得知情況后,肖穎彬帶著支委一幫人第一時間趕到小陶老家,幫助處理后事。當?shù)弥√崭赣H早逝、家里還有體弱的母親和10多歲的弟弟需要照顧的情況后,肖穎彬和支委一班人商量,由科室?guī)椭疹櫺√盏哪赣H和弟弟,每月按時為他們匯去生活費,逢年過節(jié)還會帶上禮品去看望他們。
汶川大地震時,重慶震感強烈,病房大樓劇烈晃動,大家驚恐萬分,樓里一片混亂。當時肖穎彬已把一位病人的胸腔打開,同事著急地勸他:“主任,太危險了,要不先縫上,以后再做”??粗┞对谕獾男呐K,想著隨時可能會逝去的生命,他果斷地說:“救人要緊,先做再說”。
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總院心血管中心著名專家蓋斯教授帶隊來醫(yī)院進行技術指導和手術演示,在看了肖穎彬做的心臟手術后,大為贊嘆,取消了他們的手術演示,改為觀摩學習肖穎彬團隊的手術。學校領導帶隊前往德國考察時,柏林心臟中心專家翁渝國教授豎起大拇指說:“你們的肖醫(yī)生,好樣的!中國軍醫(yī)好樣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