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與思考】
時任四川綿陽市委書記的譚力,最讓人記憶猶新的就是5.12汶川大地震中,那張不分場合的笑臉,從而也讓網(wǎng)友冠以其“譚笑笑”之綽號。當民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和美好家園受到嚴重創(chuàng)傷,當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臨救災現(xiàn)場坐陣指揮,其卻露出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笑容。
不論是其在廣安主政期間存在的涉嫌利益交換,引發(fā)的批評和多次舉報,還是主政綿陽期間,多次被舉報其從市政工程中獲利等權錢交易、以權謀私的貪腐行為,這都表明了其是一名存在一定問題的“問題官員”。然而,其卻能如此平穩(wěn)地平步青云,從一名知青到縣委宣傳部干事,再從縣委書記升任至四川第二大城市的市委書記,而在“譚笑笑”事件后更是官至副部級的海南省委常委、副省長一職。這其中難說會沒有蹊蹺和捷徑,個中緣由更是值得反思。
俗話說“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特別是在黨中央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反腐態(tài)勢下,一批省部級高官相繼落馬,而在此前四川反腐過程中,也已有無數(shù)的官員和商人因此落馬。那么,譚力作為在多個是非之地擔任要職且官聲復雜的官員,雖早在5年前就遠任職于海南,但在黨中央“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無論是誰,職務多高,只要違反了黨紀國法,都要從嚴查處、絕不姑息護短”的懲腐治貪之堅定立場下,其想獨善其身也更是難上加難。
正所謂“是狐貍總會露出尾巴的”。天下更是沒有不透風的墻。這些黨員干部隊伍里的蛀蟲和敗類,遲早都會被“揪”出來,終究會落下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當然,譚力被查也充分說明了在黨紀國法面前,沒有特殊公民;更是以鮮活的反面例子再次敲響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警示之鐘。所以,那些還心存僥幸、執(zhí)迷不悟的蛀蟲們:也該醒醒了,應該收心止足、懸崖勒馬。如果再執(zhí)迷不悟,后果定是不堪設想。因為,法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歡迎繼續(xù)關注經(jīng)典案例。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wǎng)站71.cn,違者必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