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皓)作為國際交往中心,北京已經(jīng)與全球45個國家的50座城市建立了國際友好城市關系。北京將學習借鑒友城治理經(jīng)驗,治理大氣污染、交通擁堵、人口過快增長、垃圾污水處理等“大城市病”。
日前,市政府外辦主任趙會民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了北京市國際友好城市工作情況。據(jù)介紹,1979年3月,日本東京都成為最早與北京締結國際友城關系的城市,此后陸續(xù)有美國紐約、法國巴黎、英國倫敦等國際大都市與北京結為友城,其中歐洲城市21個、亞洲城市13個、美洲城市10個、非洲和大洋洲城市各3個。按照“政府結好、多方受益”的原則,友城工作在提升北京國際化發(fā)展水平和聚集國際高端要素等方面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09年以來,北京已經(jīng)與37個友城開展了114項務實合作。配合國家總體外交,積極參加在世界各國舉辦的中國年活動,向友城捐贈捐建雕塑、中式建筑等,通過友城渠道服務本市承辦重大國際活動24項,推動北京銀行與ING國際集團、北汽福田與莫斯科市等多個合作項目,有力推動了北京企業(yè)“走出去”和吸引國際資源落地。
趙會民表示,下一步本市將通過擴大友城交往范圍,豐富交往內(nèi)涵,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整合友城資源等,繼續(xù)助力首都四個中心建設,提升首都國際化水平和國際影響力,促進京津冀友城工作協(xié)同發(fā)展。特別是要開展城市建設和管理交流合作,圍繞首都當前需要著力解決的大氣污染、交通擁堵、人口過快增長、垃圾污水處理等“大城市病”,學習借鑒紐約、倫敦、東京、巴黎等友城經(jīng)驗,與韓國首爾市和美國洛杉磯市等友城建立大氣污染防治的交流合作機制,引進友城先進技術和解決方案為北京服務。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