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多地舉辦“電視問政”“網(wǎng)絡問政”等,讓群眾現(xiàn)場提問,對官員進行評判、打分。這種形式受到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問政現(xiàn)場把“打分器”交到群眾手中,這是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踐行和不斷創(chuàng)新。
走群眾路線不只要讓領導干部到群眾中去,關鍵要看是否把權力交到群眾手中,暢通公眾參與政務監(jiān)督渠道,好不好讓群眾說了算,官員才能眼睛向下圍著群眾轉(zhuǎn),在工作及決策中才會考慮把群眾意愿放在首位,不致群眾路線在一些地方流于形式。
“電視問政”、“網(wǎng)絡問政”、“廣場問政”中群眾的提問和評判把問題曬在了陽光下,使官員緊張、冒汗,這種形式固然有助于解決一些個別問題和表面作風等,但我們不可能指望通過幾場問政就解決長期以來形成的體制痼疾。這種問政形式應放大到日常權力生態(tài),把“打分器”交到群眾手中,以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評判工作搞得好不好的標準,建立廣泛的群眾監(jiān)督機制,才能對權力形成有效的制約和監(jiān)督。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