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駐扎在北京公路路段的最高點,一干就是10年;
她,帶領30多名同事養(yǎng)護著近140公里道路、38座橋梁、270道涵洞;
她,為熟悉路況,每天至少步行調查兩條路,風雨無阻;
她,剛上任一個月就踏遍了所轄路段,被稱為“活地圖”;
她,就是在大山深處保障道路橋梁安全的北京市政路橋養(yǎng)護集團瑞通八處清水路基專養(yǎng)段段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高玉愛。
聳立于京西之巔,佇立于萬仞之上的靈山,蒼莽無垠,像一首歌,似一幅畫。見到高玉愛時,她正雙手撐著一個大麻袋,配合工友把掃成堆的落葉往里裝。
“昨天刮了一夜北風,葉子掉了不少,我們一早就過來了。”高玉愛把麻袋里滿當當?shù)娜~子往下壓了壓,用繩子扎好口,再扛到不遠處的養(yǎng)護專用車上。
十年如一日,這位看似普通的女子和她的姐妹們在大山深處,守護著北京公路的最高點,默默養(yǎng)護著109國道及138.69公里縣級路、38座橋梁、270道涵洞。像深山路上的花朵,寒來暑往,無聲綻放。
「探訪高玉愛」
擔任段長一個月
踏遍路段被稱“活地圖”
2003年3月18日,35歲的高玉愛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清水路基專養(yǎng)段。
清水路基專養(yǎng)段在門頭溝區(qū)靈山腳下清水鎮(zhèn)下清水村,就建在109國道旁。專養(yǎng)段前身是清水女子道班,成立于1972年11月。2002年7月根據(jù)北京市政府對公路局改制的批復,清水女子道班改為現(xiàn)在的北京市政路橋養(yǎng)護集團瑞通八處清水路基專養(yǎng)段。專養(yǎng)段成立以來,多次獲得國家、北京市和門頭溝區(qū)的各項榮譽。
“怎么能不緊張,清水段是全國文明道班,我是第八任段長,好傳統(tǒng)不能在我這里掉鏈子。我是競聘上崗的,得干好,不能讓人瞧不起。”說起十年前的心境,高玉愛記憶猶新。
初來乍到,有些老員工并不相信高玉愛的能力,因為她資歷淺,又是女同志,剛進入公路養(yǎng)護行業(yè)五年就從一名普通養(yǎng)路工升為段長。面對質疑,高玉愛的應對方法是用行動說話。
為了盡快熟悉路況,高玉愛要求自己不管刮風下雨,每天至少要去兩條路調查,而且是步行。那天,她一個人從百花山路往下走,路過一道涵洞,準備下去看看具體情況,剛下到一半,一個精神失常的中年人突然從涵洞中沖出來,撿起石頭就砸。高玉愛嚇得撒腿就跑,一直跑出了一公里才敢回頭看,這時才發(fā)現(xiàn)鞋不知何時掉了一只……可是她并沒有因此而退縮,每天依舊帶著小本子在山路間走走停停。
一個多月過去了,當她再給段里的員工開會,將清水每一個易塌方地點的樁號、每一處涵洞的位置都說得清清楚楚的時候,連家在當?shù)氐睦蠁T工也暗暗佩服。
幾個月下來,高玉愛的筆記做了滿滿一大本,各條路的狀況也在腦子里扎了根。每天上路看看的習慣,高玉愛保持至今。時間久了,這些路段更是在她腦海里生了根,每一處彎道、每一道橋涵、每一棵路樹、每一處的變化她都了如指掌。遇到陰天下雨,高玉愛的腦子里很快就能將易塌方的地點“調出來”,并及時安排人員重點巡查。姐妹們開玩笑說,高姐是段里的“活地圖”,比當?shù)厝诉€了解清水。
高玉愛說,在工作中,她有自己的原則——段里絕大多數(shù)是女同志,段長應該是大家的主心骨、領頭雁,自己有本事、有主意,才能帶動其他人。而且要求員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得做好,要讓姐妹們信服,就不能老坐在辦公室里。
日常養(yǎng)護的日子里,高玉愛在食堂吃完早飯,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就拿著工具和大家一起上路。掃路面、清邊溝、疏通涵洞、修補小塊病害……她都自己上手,而且效率高、效果好;忙完一天有些路段收工了,卻還能看見她在路上轉悠,查看養(yǎng)護效果;靈山天氣多變,有時回到段里洗漱完畢休息了,一場雨下來,高玉愛又冒雨帶人上路看情況了。
年復一年,高玉愛和大家一起風餐露宿,一天下來塵土滿面、腰酸背痛。她這種對自己無差別對待的做法,讓大家徹底信服了這個倔強而堅韌的女段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