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 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強調,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把“為民、務實、 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黨同志的思想和行動中,夯實黨的執(zhí)政基礎,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增強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使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 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執(zhí)政地位具有廣泛、深厚、可靠的群眾基礎。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我認真學習了習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中央、省、市、縣委各級會議精神以及《論黨的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以楊善洲同志為鏡》、《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重要論述摘編》、《損害群眾利益——典型案例剖析》、《各地聯(lián)系服務群眾經(jīng)驗做法選編》等書,重 溫了黨章黨史和入黨誓詞。通過學習,我深深感到:堅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之基、力量之源、勝利之本。“群眾線路”不是紙上寫寫、嘴上說說、墻上掛掛的 空洞理論,而是顧名思義重在群眾。我們必須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到困難群眾中去,看一看他們的穿著,揭一揭他們的鍋蓋,問一問他們的難處,認真貫徹“從群 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fā)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 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改進工作作風,就是要凈化政治生態(tài),營造廉潔從政的良好環(huán)境。”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黨員干部作風建 設也不容忽視,它是架通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橋梁。
深入持久轉變干部作風,一以貫之做好群眾工作。“大樹扎根于沃土,高樓立足于基石”。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加強鄉(xiāng)村干部作風建設,不僅僅事關鄉(xiāng)鎮(zhèn)干部本身,而且關系到黨在農村基層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穩(wěn)定性和牢固性。習總書記強調,“大量事 實證明,一個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風,敗也在干部作風;一個地方的事業(yè),興在干部作風,衰也在干部作風。”當前,在全國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 要求下,鄉(xiāng)村干部作風建設必須嚴字當頭抓緊抓實抓到位。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一是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必須與剎風整紀、嚴明紀律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廉潔奉 公、執(zhí)政為民。二是對“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廣泛征求意見、扎實推進群眾工作“六項制度”、“一教育五行動”、“一把手”抓落實、部門掛鉤服務基層、民情民意雙向反饋督辦機制等工作,切實改進了領導干部的紀律作風,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推動了五合鄉(xiāng)經(jīng)濟社會和諧發(fā)展跨越發(fā)展。三是深入開展好“三查三看”、“四比四促”、“四群”教育等活動。正所謂己不正,焉能正人。按照為民務實清廉要求,圍繞解決“四風”存在的問題,通過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認真查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方面的問題,進行黨性分析和自我剖析。杜絕防微杜漸,不要溫水煮青蛙。
學習教育以楊善洲為鏡,一生堅守為民務實清廉。楊善洲,當官卻不像官,腳穿草鞋奔波在田間地頭,退休后又扎進大山種樹;他被大家稱作“老倌”,將邊陲保山變成滇西糧倉……“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是非。”他像一面明鏡,充分展現(xiàn)出領導干部“為民務實清廉”的精髓。這面鏡子,能對照認知不足,能對照凈化心靈。一是以楊善洲為鏡子,查找理想信念的不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chǎn)黨人精神上的‘鈣’,理想信念堅定,骨頭就硬,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楊善洲同志一輩子忠誠于黨的事業(yè),一輩子全心 全意為群眾謀利益,最根本的就是他有著正確的理想信念,有著崇高的精神追求。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堅定共產(chǎn)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在思 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環(huán)境再變,理想不動搖;社會再變,靈魂不浮躁;誘惑再多,信念不變質,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本色。二是以楊善洲 為鏡子,查找求真務實的不足。“凡是要求下級干部做的事,自己先動手做到。”楊善洲同志對這句話說到做到。他親自帶領農業(yè)科技人員辦高產(chǎn)樣板田,和基層干部、農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靠實力干成事業(yè),靠實績贏得民心。退休后放棄到昆明享受晚年的機會,一頭扎進大亮山,開荒種樹,將禿山“改頭換面”成了綠林。“我們的工作不是做給上級看的,而是為老百姓謀幸福的”。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堅持求真務實作風,堅持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把工作的著力點真正放到研究解決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中的重大問題上,放到研究解決群眾生產(chǎn)生活中的緊迫問題上,放到研究解決黨的建設中的突出問題上。三是以楊善洲為鏡子,查找艱苦奮斗的不足。“是共產(chǎn)黨員,哪能光想著自己?不能把常說的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成為騙人的假話”,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作風,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楊善洲一生克己奉公,兩袖清風,為官30多年,從未搞過特殊,從不用手中的權力給親友行 方便,單位的公車,絕不用來辦私事,甚至調研時在縣政府機關里吃一頓午飯,都堅持自己付錢。在他眼里,哪怕是動用再小的特權,也都是在跟人民群眾拉大距 離,都會滋長不正之風。四是以楊善洲為鏡子,查找廉潔奉公的不足。楊善洲從來不搞特殊,只要是因私事回家就絕不用公車,經(jīng)常會讓群眾搭他的順風車而自己的 親人例外;從來不收禮,每次給他送禮的人都被毫不留情地罵回去;從來不讓親屬沾光,他的妻子和女兒直到他離開都沒得到一本“非轉農”,做到了“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些正如他所說,“權利是用來為民辦事的”。他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真正把人民賦予的權力視作為人民服務的手段,時刻銘記自己是一名為人民服務的共產(chǎn)黨員,時刻牢記自己身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和義務。
踐行活動唯民唯實唯廉,履行職責盡心盡職盡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規(guī)矩是起約束作用的,所以要緊一點。緊一點自然就不舒服了,舒適度就有問題了,就是要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我們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老百姓的舒適度就好一點、滿意度就高一點,對我們的感覺就好一點。”“作 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抓一抓有好轉,松一松就反彈”。今后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作風,一個是要經(jīng)常抓,一個是要長期抓,善始善終、善做善 成,防止虎頭蛇尾,讓全鄉(xiāng)黨員群眾來監(jiān)督,讓群眾不斷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變化。要加大對“四難”問題的監(jiān)督檢查力度,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和查處。將以重點 檢查、明察暗訪等形式,履行好自身職責,對全鄉(xiāng)紀律作風問題進行監(jiān)督檢查。堅決糾正工作人員對待群眾辦事或來訪態(tài)度生硬、推諉扯皮、不作為、慢作為、亂作 為現(xiàn)象;堅決查處“吃拿卡要”行為,杜絕利用便民服務之機接受群眾禮金、禮品、支付憑證盒各種有價證券等現(xiàn)象;堅決整治執(zhí)法監(jiān)管中的作風粗暴、濫用職權行 為;堅決查處在項目審批、項目資金分配等工作中的暗箱操作、權力尋租等行為;切實整治“庸懶散奢”,嚴肅查處無故曠工、遲到早退、擅離職守等行為;嚴肅查 處上班時間在電腦上炒股、聊天、玩游戲、購物等不務正業(yè)的行為;集中清理“吃空餉”、在編不在崗等問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