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贊譽】
張鑫救人體現了當代軍人的核心價值觀
張鑫的事跡在軍地引起強烈反響,網站、報刊紛紛報道他見義勇為的先進事跡。
張鑫所在連隊指導員茅金虎說,張鑫平時表現優(yōu)秀,因訓練成績突出擔任偵察班長,先后帶出10多名訓練骨干,2名戰(zhàn)士退伍后還考上公務員。
南京軍區(qū)第一集團軍某炮兵旅團政治處主任陳藝說,“張鑫算是成長在河南,學習進步在軍營,他能在路遇急難時出手相救,這就是和平年代體現軍人價值的表現。”對于張鑫能做出這樣的壯舉,陳藝說自己“既驚訝,又感覺正常。”
用該部政委葛連軍的話來說,張鑫的壯舉,既是偶然,也是一種必然,換了其他人也一樣會出手相救的。
部隊長歷振彪總結,張鑫的行動,是部隊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生動寫照,希望榜樣的力量能傳遞下去。
對話張鑫
也擔心爆炸 但救人不能退縮
記者:當時有沒有考慮到危險?
張鑫:火已經快燒到車上的油箱,也很擔心會不會爆炸,但我是河南走出來的軍人,遇到的又是老鄉(xiāng),絕對不能退縮!
記者:回家時和家人說了嗎?
張鑫:救火回去,只穿了一件秋衣,滿臉泥灰,父親一看我就說“滾吧”,這時候回來,還弄成這樣。
記者:后來呢?
張鑫:向父親解釋了,他很少夸我,這次(救人)可能是最讓父親自豪的事情了。
記者:為什么當兵?
張鑫:我十來歲的時候,中牟發(fā)大水,是一群身穿綠軍裝的戰(zhàn)士抗洪搶險,從此我心里就有了橄欖綠。技校畢業(yè)后,就應征入伍了。
記者:聽說你春節(jié)還給村里的兩個留守兒童一人捐了500塊錢?
張鑫:嗯。在每個孩子成長的過程里,都需要有一個大哥哥,就像我十來歲見到的那些軍人。
記者:你的理想是什么?
張鑫:當一名好兵。
評論
張鑫 平凡英雄 溫暖全城
大年初一晚上,上百輛車經過了王海霞的事故車輛旁邊,只有戰(zhàn)士張鑫毫不猶豫下車救人。他說,救人是種本能反應,想都不用想。
雖然關于英雄的悲壯故事很多,但能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又確保自身安全的事跡,更和諧、更完美、更人性、更符合社會的共同利益。
路遇危難挺身而出,幫助路人就像幫助自己的兄弟姐妹,幫人還堅持幫到底,張鑫對陌生人的善意,溫暖了人心,他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諧、友善。
張鑫,好樣的!從你身上,我們看到了軍人的好樣子。軍人要有軍人的樣子。戰(zhàn)爭年代,軍人的樣子是“風雨侵衣骨更硬”,“橫掃千軍如卷席”;和平時期,軍人的樣子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一個兵感動一座城”。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