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人:虞云國 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導讀:
中國古代的地理環(huán)境處于一種相對封閉格局狀態(tài)。中國的文明主要是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比,農耕文明往往處于弱勢?!渡袝に吹洹防镎f“蠻夷猾夏,侵亂中國”。意思是說中國原先是相對安定的,就是因為周邊的民族和國家來騷擾、侵亂,所以才使得我們不太平了。中國歷代統(tǒng)治者或者說主流思想就形成了一個應對的方略。也就是說中國始終是以不擴張,不主動去侵占,掠奪其他民族或者國家的領土。但是,中國要讓睦鄰、讓周邊的民族和國家來懷德,怎么辦呢?《春秋》里面提出了“尊王攘夷”的看法?!白鹜酢?,就是要讓不但是本國的人民,本國其他的民族來尊崇我們的天子,而且要讓周邊的民族和周邊的國家也要來尊崇。所以,“尊王”是中國中心論的一種需要?!叭烈摹笔鞘裁茨兀吭谥袊行恼摵腿A夏文化優(yōu)越論的基礎上,華夏文化是遠遠優(yōu)于周邊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的,中國的文化不能讓其它國家來干擾、破壞,就需要把這些夷狄擋在所謂的中國之外。這種觀念從秦漢大一統(tǒng)王朝開始,到明清時期,基本上是一以貫之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