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已去,但是他生前寫的那首《踏雪有痕》的歌曲,仍在戰(zhàn)友們耳畔回響;將軍猶在,因為他那鞠躬盡瘁的足跡、壯志未酬的訣別,已化為戰(zhàn)友們薪火相傳的精神火種。郭毅力,這位奮斗一輩子、奉獻一輩子的共和國軍人,屹立成雪域高原不倒的豐碑。
選擇了從軍,就選擇了吃苦;選擇了戍邊,就選擇了奉獻。郭毅力17歲當兵,就踏上西藏這片圣潔的土地。38年來,他把西藏當家鄉(xiāng),把群眾當親人,把戰(zhàn)士當兄弟,跑遍了高原哨所,奉獻了青春年華,染來一身病痛卻無怨無悔,用畢生的精力、智慧乃至自己的生命,帶領(lǐng)官兵為群眾撐起一片祥和的天空。
國之重器,以命鑄之。強軍興軍的偉大事業(yè),永遠是軍人馳騁的疆場和奉獻的舞臺。假如沒有一支時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fā)狀態(tài)的軍隊,假如沒有一批枕戈待旦、勇于擔當?shù)能娙?,國家就會陷于危殆,人民就會失去安寧。郭毅力,生亦為此,死亦為此,用堅強的臂膀扛起打贏重任,用奉獻的筆觸書寫壯美詩行,矢志踐行自己在歌中的承諾:“喊一聲最愛最愛的祖國,我用生命守護你的和諧安康。”
只有荒涼的戈壁,沒有荒涼的人生。郭毅力,這位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雪山之子”,走進了共和國的英雄譜,也走進了億萬人民的心中。人們敬重郭毅力,就是向往崇高;人們懷念郭毅力,就是歌頌奉獻。軍人自有軍人的情懷,軍人自有軍人的追求。廣大官兵應該像郭毅力那樣去拼搏和奉獻,去沖鋒和戰(zhàn)斗。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