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城位于英國科茨沃爾丘陵的南部,處在群山環(huán)繞的圓形凹地中,面積28平方千米,巴斯城存有古羅馬及其他多個時期的特色建筑物,是英國西部的著名旅游勝地和著名的溫泉療養(yǎng)勝地。1987年作為文化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描述:巴斯城最開始是羅馬人的溫泉城,在中世紀變成了重要的毛紡織工業(yè)中心。在18世紀,喬治三世統(tǒng)治時期,吸取了帕拉第奧建筑風格的靈感而把巴斯城建成為新式和古典式建筑物融合統(tǒng)一的優(yōu)美城市。
巴斯城存有古羅馬及其他多個時期的特色建筑物,是著名的溫泉療養(yǎng)勝地
古羅馬人的溫泉城
巴斯坐落在倫敦西150公里的薩默塞特,埃文河蜿蜒曲折的河谷間,在科茨沃爾德丘陵的天然圓形劇場的遺址上。“巴斯”一詞英語是沐浴的意思,用作城名反映了該市起源于溫泉浴場。古羅馬時期,這里是神廟和溫泉浴場,被稱作Aquae Sulis,意為“莎麗斯之水”。公元一世紀,巴斯的熱礦泉已經(jīng)被羅馬人開發(fā)。溫泉浴室一向為羅馬人偏愛,他們?nèi)肭植涣蓄嵑?,就被此地的溫泉所吸引,修建了?guī)模宏大的浴場,還造了一座雄偉壯麗的神殿,祭奠智慧女神彌涅耳瓦。今天,古城的火車站的名字仍然叫做Bath Spa——巴斯溫泉小站,巴斯也仍以其是溫泉中心而聞名。
巴斯不僅是古羅馬人的溫泉城,在不同時期巴斯也扮演了不同的歷史角色。從公元411年起(這一年是羅馬統(tǒng)治結(jié)束的標志),直到9世紀,遺址雖然被遺棄了,但是到了中世紀巴斯成為了重要的毛紡織工業(yè)中心,1147起年變成了那些受風濕病折磨的人的醫(yī)療中心, 1091到1206年間卻是主教派的活動中心,因此巴斯也以其宗教地位的重要性而聞名。
羅馬浴場在市中心,環(huán)繞溫泉而建
英國當今最富有特色的古城之一
大約在1703年,安妮女王下旨重新修建溫泉療養(yǎng)設施,很多著名的建筑物應運而生。地面建筑是后世杰作,真正的遺址在地面以下6公尺,最值得一看的有大浴池(Great Bath)、國王浴池(King’s Bath)及女神莎麗斯米娜瓦的銅像等。按照國家有關法令,這里已有4900座建筑物被列為保護對象,有6個地段被劃為考古遺址,從而使巴斯成為英國當今最富有特色的古城之一。這些古建筑遺址中,以羅馬浴場、水泵房和大教堂尤為著名。
小城的中心是羅馬古浴場遺址(Roman Baths),這是全歐洲保存最為完好的古羅馬時代建筑群。羅馬浴場在市中心,環(huán)繞溫泉而建。這個溫泉從三千米深的地下,每天噴出127萬立升泉水,溫度常年保持在46.5度,既可飲用,又可治病。18世紀,人們偶然發(fā)現(xiàn)彌涅耳瓦女神的鍍金頭像,早已湮沒不聞的古羅馬浴場得以從新現(xiàn)身。經(jīng)過兩個多世紀的發(fā)掘表明,羅馬浴場設有好幾個浴池,還有游泳池和暖氣加溫的房間。浴池周圍布有雕塑、欄桿,浴池上方原來覆蓋著巨大的弧形拱,現(xiàn)僅存一些柱子,但浴池周圍還能找到拱的殘片。
水泵房緊挨羅馬溫泉,但卻年輕得多,建成還不到二百年。別以為它是一個放抽水機的房子,在十九世紀,這是旅游巴斯的紳士淑女們每日聚會的場所。6米高的樓頂上有精致的雕花,巨型的格子窗戶是喬治式建筑的標志。窗前一個小小的圓形噴泉,就是從前仆從取礦泉水沖茶的水源。
大教堂在羅馬浴場東面的廣場上,建于15世紀,為歌特式。
大教堂在羅馬浴場東面的廣場上,建于15世紀,為歌特式。朝西的一面以具有許多大窗戶和扇形拱頂聞名,因其窗戶多,有"西方燈籠"之稱。城西北還有兩處別具一格的建筑范例。一個是1754年建造的環(huán)形建筑群。它環(huán)抱著一個直徑92米的圓形廣場,由同一屋檐下的多層建筑整齊環(huán)列而成。另一個是1774年竣工的王家月牙建筑群,呈弧形,長達184米,由三十幾座多層住宅在同一屋檐下整齊排列組成,在其前面形成空曠的月牙形大草坪,一條寬闊的街道把這兩組建筑群連接起來。
說到建筑之美,不能不提巴斯修道院(Bath Abbey)。它就坐落在古浴場旁邊。雖沒有倫敦西敏寺華麗,也不比約克大教堂壯觀,但它卻是同類建筑中最早期的作品,有著漂亮的典型哥特式尖頂。據(jù)說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英格蘭國王埃德加(King Edgar)正是于973年在這里加冕登基的。巴斯修道院始建于7世紀,重建于15世紀,幾經(jīng)修繕至今仍在履行使命。每周日的上午,鎮(zhèn)上的居民尤其是老人,都會聚在這里做禮拜,每逢節(jié)日,就會傳出唱詩班的歌聲。 修道院的外部最搶眼的是正面的石刻,許許多多天使正攀爬在通往天堂的雅各布天梯(Jacob’s Ladder)上;而內(nèi)部最引人的是正前方彩色玻璃窗畫(Stained Glass),極其雄偉壯觀,大大小小一共56塊,無一例外講述的都是耶穌的故事。這種彩色玻璃窗畫的制造工藝相當復雜,在各個教堂里卻都不可或缺,陽光從室外透窗照來,整幅窗畫的色彩便鮮活起來,籠罩著一層神圣的光暈,無論是否信奉基督,都會被這氣氛感染而肅然起敬,整個人都變得虔誠起來。
水泵房緊挨羅馬溫泉,但卻年輕得多,建成還不到二百年
從古浴場一路向西北,一座座三四層的小樓整齊地排列著,淡米色外墻,灰頂,喬治亞風格,漂亮極了。由歡樂街(Gay Street)沿緩坡上行,便來到圓形廣場(The Circus)。三座弧形的建筑圍成一個圓,中間是一個圓形花圃,長著幾棵巨樹,讓我不禁想起《指環(huán)王》里的樹怪“樹胡子”,看來魔幻故事也是有原型的。 歡樂街和圓形廣場都是老約翰伍德的作品,而西邊的皇家新月樓(Royal Crescent)則是他兒子小約翰伍德的杰作,也是整個巴斯最讓人嘆為觀止的建筑——大片碧綠的草坪上,30幢淡米色房屋連結(jié)成一座半月形建筑,壯麗高雅,匠心獨具。皇家新月樓在建筑史和所有的旅游書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它面前,文字和照片都太蒼白無力,根本就很難描繪它實際上帶給人的震撼。那是一種奪人呼吸的驚艷,真是美呆了。在巴斯,眾多大型活動都會選擇在這座標志性建筑前的草坪上進行,比如音樂節(jié)、焰火節(jié)、熱氣球節(jié)等等。平時這里則是當?shù)厝绥姁鄣男蓍e場所,常看到有人在這里曬太陽、踢足球、玩飛盤游戲。
新式和古典式建筑物融合統(tǒng)一
巴斯的景物可上溯到18世紀,這時期城市的顯著轉(zhuǎn)變在于它是根據(jù)帕拉弟奧原則建造的,而且其建筑與自然背景是協(xié)調(diào)的。喬治王朝時巴斯已形成規(guī)劃良好,建筑整齊的城市格局。在納什、伍德和艾倫三人的策劃下,巴斯變成一個最時髦和高雅的嬉水樂園,并成為上流社會的社交場所,城市的主要建筑和規(guī)劃發(fā)展都是在這個世紀進行的。除了中世紀地段與沿河的街道,巴斯的規(guī)劃是根據(jù)最新的原則設計的:它的街道,被規(guī)劃為直線格子,提供了遠景視野。在中心地區(qū),這些街道成直角互相交錯。大規(guī)模的帶有大窗戶的新古典紀念建筑優(yōu)美地融為一體?!队臏厝罚?904年)一書在描寫英國最古老優(yōu)雅的溫泉之地巴斯城時,作者如此記述道:“人行道上來往著身著時尚服飾的人流。展現(xiàn)當今風采的人群在這片文藝復興樣式背景中,顯得如此不諧調(diào)。”
它的街道,被規(guī)劃為直線格子,提供了遠景視野
真正的巴斯不僅是一座城,更是一種生活。真正懂得巴斯的人會悠悠閑閑地在河邊散步,在草地上野餐,或是在廣場一邊看街頭藝人表演一邊怡然地喝杯下午茶。修道院前的廣場上常能看到一個扮武士的年輕藝人。他身穿羅馬式的盔甲長袍,渾身涂滿了銀粉,經(jīng)常擺好姿勢長時間地站在那里一動不動,讓人誤以為他是一尊雕像。當游客半信半疑地去拉他的衣角,他又會突然做出夸張的搞怪表情嚇人家一大跳,甚是頑皮。同樣頑皮的還有埃文河上那對白天鵝,最喜歡游客給的吐司面包。它們高興時就去普特尼橋邊游玩一下,跟八方賓客打個招呼,吃點東西;累了就躲回人煙比較稀少的運河,把頭埋到翅膀底下去睡一覺。運河邊,靠近天鵝住處有一棵樹,唯獨在4月,一夜間便是一樹淺黃的花,特別好看,像是扎了滿頭的蝴蝶結(jié)。城里其余大部分樹都開粉花,唯有它與眾不同。 巴斯的居民和那棵樹一樣,總是有些奇怪的行為給外來客以驚喜。5月的某天,從傍晚開始,全城的人都會換作羅馬人的裝扮。男人用一條布單,像披袈裟一樣裹住身體并在右肩上打個結(jié),腰間綁條布帶;女子服裝一般分成兩段露出腰身??雌饋硐袷怯么矄?,但顏色只限于純白、深藍、絳紅三種。仿佛時光倒流,全城回到羅馬時代。這是古鎮(zhèn)一個奇特的節(jié)日。于是就能看到“羅馬人”在星巴克喝咖啡、“羅馬人”在酒吧打臺球,很有些滑稽。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