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釘釘子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真抓真改,求得真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入第三環(huán)節(jié),河南省委書記郭庚茂這樣強調(diào)。
“釘釘子”需要持之以恒,一錘接著一錘敲,才能把釘子釘牢靠。聽取民意,查擺問題,可謂找準了整改方位,關鍵在“下釘子”。方案再好,不下“釘子”,就是水中月、鏡中花;下了“釘子”,不實打?qū)?、堅持不懈狠敲重擊?ldquo;釘子”還是釘不進去,問題還是解決不了,整個活動仍不免于形式主義。
強調(diào)“釘釘子”精神是有其針對性的。個人對照檢查通過了,整改承諾也有了,容易滋生“松口氣”思想;整改階段,觸及靈魂,觸及利益,有些人抱著“等等看”心理;即便整改,也有“留一手”、避重就輕“不真改”現(xiàn)象……這都印證了“四風”非一日之寒,而破除之也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揪住問題、咬定目標,動真的,來實的,循序漸進,久久為功。
以“釘釘子”精神抓整改,需要“嚴”,就是以高度的責任心,真抓實干,邊查邊改,立改立行;需要“實”,措施要有針對性、可行性,步步扎實、穩(wěn)扎穩(wěn)打,敲到點子上,改到關鍵處;需要“恒”,決不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一曝十寒、朝三暮四,釘好一個釘子再釘另一個,理順一個“疙瘩”再理另一個;需要“硬”,就是把整改措施和經(jīng)驗形成剛性制度,避免老問題出現(xiàn)反復、反彈。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在整改落實、建章立制階段學會“釘釘子”,我們的事業(yè)就會過了一山再登一峰、跨過一溝再越一壑,持續(xù)推向前進。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