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肇東市黎明鎮(zhèn)長富村黨總支原書記李鳳山,因為能干大事、干好事、干成事,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大干”書記。自1976年擔任長富村黨支部書記以來,李鳳山憑著一個“干”字,讓長富村“長富”百姓,探索出“黨員干部帶動、兩社合一、企業(yè)運作、品牌經營”的“長富模式”。今年4月17日,李鳳山因病去世,許多“大干故事”永遠留在村民的追思中。
52歲的王秀云,1989年丈夫得腦血栓病倒時女兒才5歲,3口之家全靠親戚接濟。當王秀云感到力不從心時,李鳳山建議她把地包給別人,自己養(yǎng)豬,收入就能提高??傻侥睦餃愷B(yǎng)豬的本錢呢?李鳳山攬在了自己身上。砌豬舍的磚和豬崽都是李鳳山把自己的名字寫在欠條上賒回來的。有了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王秀云的家境逐漸好了起來。王秀云說,要不是老書記的幫助,別說過上好日子,恐怕熬都熬不過來。徐明江、吳桂良、白貴祥……李鳳山慷慨幫助過的長富村村民有很多。
2008年,李鳳山組織76戶農戶以1017畝土地經營權入股,組建了米業(yè)專業(yè)合作社,輻射帶動農戶110戶,年加工銷售有機小米4萬箱,年創(chuàng)產值480多萬元,入社農戶戶均收入達到2萬元。長富村2012年農業(yè)總產值5000萬元,村級固定資產價值6200多萬元,村集體存款580萬元。
長富村有這樣殷實的家底,與李鳳山的“摳門”不無關系。村民吳貴彬說,每次和老書記出門辦事,都住便宜的旅店,吃飯基本是干糧加咸菜或泡面;村里沒有“小食堂”,外地客人、上級領導來長富村,趕上飯點,李鳳山要么領到自己家吃頓家常便飯,要么就“打發(fā)人家走”。
李鳳山雖然在吃喝上很“摳門”,可涉及村民福利的事情,他就大方多了:從2006年開始,村里出資修筑馬路17公里,修建排水溝2400延長米;村里出資建設有線電視和自來水入戶,為全村農戶繳納了5年有線電視收視費;新農合費用全部由村集體繳納;低保農戶達到應保盡保……
作為村黨總支書記的李鳳山不僅有市場意識,而且辦事公道正派。村里的大事小事,都召開村民代表議事會和黨員議事會,“兩會”研究通過后,才同“兩委”班子成員一起決定并公示,由群眾進行監(jiān)督。在李鳳山的提議下,村里成立了紀檢監(jiān)督小組,配備了2名民主監(jiān)督員,凡是村里研究的事項都讓他們參加。
長富村的村民大多不知道,李鳳山早就被診斷出了甲狀腺癌。李鳳山走了,村民們突然明白:為了長富村百姓生活得更好,他在用生命與時間賽跑!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