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經驗,必須長期堅持。貫徹落實好這一要求,對完成全面深化改革各項任務,完成十八大提出的各項目標,意義重大。
在改革開放35年來的成功實踐中,我們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得到了許多有益啟示,逐漸深化并完善了對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規(guī)律性認識。其中最重要的是,堅持黨的領導,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確保改革正確方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總結國內成功做法,借鑒國外有益經驗,勇于推進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fā)揮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關系,膽子要大、步子要穩(wěn),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促進,提高改革決策科學性,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
這四條最重要的經驗,深刻揭示了我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關鍵和根本。這“四個堅持”,突出點明了改革的性質和方向、道路和途徑、改革主體和價值取向及改革的科學方法,是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實踐探索的基本結論,也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這筆異常豐富、影響深遠的精神財富,凝結著幾代中國人不懈奮斗的智慧和心血,我們必須深刻體會、倍加珍惜。
長期堅持這些重要經驗,是我們向更高層次邁進、向更高目標攀登的可靠保證。當前,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面對紛繁復雜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各項任務,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全面落實“四個堅持”,用成功經驗指導新的實踐。我們必須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黨全社會智慧,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敢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以更大決心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fā)展。
近些年來,首都北京立足城市功能性質和職責使命,堅持改革開放促進科學發(fā)展不動搖,為改革開放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豐碩成果。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特別是面對種種現(xiàn)實困難和棘手問題,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好、運用好以往的成功經驗,緊密結合首都實際,不斷在實踐中總結完善、發(fā)揚光大,不斷開創(chuàng)首都科學發(fā)展新局面。
巨大變化揭示發(fā)展規(guī)律,重要經驗昭示改革方向。新的征程已經開啟,在這場攻堅戰(zhàn)中,我們既要牢記經驗、把握方向,又要堅持變革、勇于創(chuàng)新,既要一鼓作氣、堅定不移,又要保持勇氣、堅定信心。高舉旗幟、奮發(fā)有為,我們就一定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走得更好,繪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fā)展圖景。
系列評論:
>>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一論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 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 ——二論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