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國常說,“環(huán)衛(wèi)工人確實苦、確實難、確實有人看不起,但我是朝陽第一個大學生環(huán)衛(wèi)工,我要和他們一起,讓大家看到掃大街也能掃出個樣兒來。 ”
平時夏志國總愛在街上轉,既是工作需要使然,也是因為他跟工人有感情。 “大家手把手把我教出來的,信任我,把我推上了領導崗位,我不能忘本。 ”夏志國說。
清掃大隊有1000多名干部職工,夏志國不僅能準確無誤地叫出管理人員的名字,在大隊工作多年的一線清掃員他也都能對上號,隨口叫出名字的就有幾百人。
長年與一線工人接觸,夏志國跟大家很熟悉,也知道大家的需要。炎熱的夏季,夏志國會給一線清掃員送去遮陽帽、遮陽傘、綠豆水;寒冷的冬天會給他們送去口罩、手套,給家庭困難的職工送去煤和燒柴;逢年過節(jié)還會把慰問金和米面送到困難職工的家中。
夏志國的手機24小時開機且號碼公開。2012年11月,夏志國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清掃員辛國華在路段上被轎車撞傷,右側股骨頭被撞壞。夏志國第一時間趕到醫(yī)院,辛國華流著淚對他說:“醫(yī)生說換個股骨頭最少也得7萬多元,我是一點轍也沒有啊。”夏志國拍著胸脯說:“你只管好好養(yǎng)病,咱們現在有援助中心了,費用的事你不用愁,下午我就給你送錢來。 ”提及這件事,夏志國的眼角泛著淚花:“這是我憋了多少年想說而不敢說的話,現在終于說出來了,我也配大家叫我一聲隊長了。 ”
夏志國所說的援助中心是2009年在全國環(huán)衛(wèi)行業(yè)還沒有先例的情況下,針對清掃員工作中發(fā)生意外事故或突發(fā)急重病因無錢得不到及時救治的情況,由夏志國個人捐資籌建,經朝陽市民政局批準成立的“朝陽市心愿城市道路清掃員援助中心”。目前,援助中心得到了朝陽市有關部門及社會愛心人士的大力支持,賬戶已有資金近百萬元,累計為82名清掃員提供了援助,援助資金達48萬多元。
夏志國有個心愿,那就是“讓清潔工收入再高一點,更受尊重一點,保障更健全一點”。他說:“我是用心為清掃員去爭取權益、解決困難,絕不能應付。我就是要用一件一件小事凝聚起清掃員的心,讓他們安心工作。 ”
一線清掃員的月工資已從最低時的150元提高到現在的900元,但這并不是夏志國心中的終點,他依舊為繼續(xù)提高一線工人的工資待遇而奔波——職工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從無到有,由最初的2萬元漲到6萬元,直到現在的10萬元……
17年來,夏志國立足本職崗位奉獻社會,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市民的認可。面對接踵而至的榮譽,夏志國說:“沒有各級組織的培養(yǎng)教育,沒有工人師傅的言傳身教,我什么也干不成。我要繼續(xù)和一線工人打成一片,虛心學習、汲取營養(yǎng)、提升境界,做一名讓群眾信賴的干部,做一名讓黨和人民放心的干部。 ”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