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xiàn)“中國夢”軟硬條件兼?zhèn)?/strong>
謝爾蓋·盧賈寧:目前來看,只有以強大的國家為基礎、保持現(xiàn)有的政治結構(中國共產(chǎn)黨在社會中的領導作用),實現(xiàn)“中國夢”才能取得進展。實現(xiàn)“中國夢”的另一種可能性是,中國改革保持循序漸進的性質,通過改革,把中國從世界工廠轉變成世界投資、技術和商品市場。經(jīng)濟進步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客觀基礎。
中國實現(xiàn)“中國夢”有很多途徑。“中國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經(jīng)濟狀況及其潛力。對中國來說,一個有前景的方向將是繼續(xù)推動中國貨幣作為儲備手段,可能的話未來成為世界主要貨幣之一。人文途徑包括在世界上發(fā)展和宣傳中國文化價值和人文主義。孔子學院和其他“軟實力”工具可以更有效地在這方面發(fā)揮作用。
(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展出的《中國夢:誰的夢?》樣書。)
亞歷山大·拉林:對于實現(xiàn)“中國夢”來說,中國有相當大的優(yōu)勢,有巨大的正資產(chǎn)。第一,中國人口眾多。中國人民十分勤勞、聰明,擁有巨大的創(chuàng)造潛力。中國人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卓越的商業(yè)才能和組織能力。第二,領導中國的只有一種政治力量,即中國共產(chǎn)黨。這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正資產(chǎn)。中國人口眾多,不久前還很貧窮;中國目前尚處于追趕的狀態(tài),還需要跨越。因此非常重要的是將權力集中在一個群體手中。它可以保證資源得到正確使用、將資源集中在需要的地方、以最有效的方式推進發(fā)展。第三,中國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這至關重要。第四,以綜合國力為依托的高明的外交政策。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