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 日前,一個地方的辦事機構上演了一幕“滑稽劇”:部門負責人不走群眾路線,反搞“閉門修煉”,在領導機關前來檢查工作時竟然“秒轉作風”,上敷衍領導、下塞責群眾。此事發(fā)生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之際,自然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之前,中央就明確要求“堅持開門搞活動”,并一再告誡“切忌‘自說自話、自彈自唱’,不搞閉門修煉、體內循環(huán)”。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鋒芒所向,就是著重解決“四風”問題,而首當其沖的則是人們深惡痛絕的形式主義。所謂的“秒轉作風”,實際上就是糊弄老百姓的“閉門修煉”。
黨員領導干部的作風怎么樣,存在哪些突出問題,老百姓看得最清楚、最有發(fā)言權。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目的也是為了解決嚴重脫離群眾的問題,并以此筑牢廣泛、深厚、可靠的群眾基礎。因此,“開門搞活動”是防止“閉門修煉”的基本前提,依靠群眾、讓群眾參與則是活動取得實效的基本保障。
應當看到,“閉門修煉”有一定的思想基礎。個別黨員領導干部群眾觀念淡薄,在上級領導面前搞一套、在基層群眾面前耍一套;只會討好“長官”,無視群眾評價。也有的黨員領導干部自我“檢討”可以,群眾批評不行;只聽上級“意見”,不管百姓“意愿”。還有極個別黨員領導干部形式主義嚴重,習慣擺花架子,欺上瞞下,貪一己私利于眼前,置黨和人民利益于腦后。正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也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傾向,譬如有的地方領導干部“下不去”,群眾意見“上不來”,導致活動聚焦點“跑偏”。
“開門搞活動”,就要打破自我封閉的陳舊觀念,打破怕“露丑”、怕“揭短”的思想藩籬,真正做到一開始就扎下去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組織群眾有序參加,讓群眾監(jiān)督和評議。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保障廣大干部群眾的知情權、建議權和監(jiān)督權,才能確保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虛、不空、不偏,防止走過場、出偏差。
無論從事哪項工作,都必須牢記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閉門修煉”的實質,就是回避自身問題、漠視群眾意見,最終害人害己。力克作風之弊,就要緊扣思想、工作、作風實際,按照老百姓的期盼找差距、尋根源、治標本,不等不拖、立說立行,以實實在在的整改成效取信于民。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