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四到戶”密切黨群關系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走訪“四到戶”密切黨群關系

近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八十三團圍繞“以民為本”這個核心,在農業(yè)單位黨員干部中廣泛開展“四到戶”(政策宣傳到戶,思路調整到戶,服務落實到戶,增收體現(xiàn)到戶)為載體的民情走訪工作,暢通了民情渠道,確保職工群眾反映的問題和意見建議在第一時間得到關注和解決,此舉使團場基層黨建工作有了新的抓手,使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常態(tài)化。

一、背景與起因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八十三團現(xiàn)有人口2.3萬人。通過機關干部下訪和職工對連隊干部的滿意度測評結果來看,團場職工對連隊班子和黨員干部的滿意度在逐年提高,但是,從問卷調查中也透視出當前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環(huán)節(jié)。一是體現(xiàn)在聯(lián)系服務群眾工作不到位。有的干部在基層工作浮光掠影,沒有形成長效的民情走訪機制,個別連隊“對干部聯(lián)系走訪群眾情況的評價”滿意度僅為58%; 二是干部為職工群眾辦事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多。一些連隊干部面對諸多問題,思路不清、方法不活,缺乏系統(tǒng)思考,缺少解決問題的辦法;三是職工民主權力得不到充分保障,有問題向上級反映渠道和途徑比較少。為此,從2007年來,團黨委立足于抓基層,選樹3個“民情走訪‘四到戶’示范連”,引領全團25個農業(yè)連隊深入開展了“四到戶”活動。

二、做法與經(jīng)過

(一)聽職工說事,把握職工思想動態(tài)

1.全面覆蓋,完善溝通網(wǎng)絡。為確保走訪效果,對走訪的范圍、內容、形式作了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構建起有效溝通的走訪模式。為全團310名副連級以上干部統(tǒng)一印制“民情走訪四到戶記錄冊”,各單位黨員領導干部走訪職工家庭達到本單位戶數(shù)的100%。機關每個部門走訪職工家庭不得少于30戶。通過入戶走訪,及時掌握連隊職工的輿論動向,做到“情況排摸到戶、矛盾化解在連”。

下訪納諫,征集合理化建議。在走訪交流過程中,團連干部充分尊重民意,關注民生,在重點了解職工生產生活實際困難的同時,充分做到“聊家常,說工作,議發(fā)展”。要求干部做好“六問”:一問基本情況,對子女入學、醫(yī)療、養(yǎng)老等情況進行了解;二問困難問題,了解職工生活困難和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三問致富愿望,了解職工群眾的增收途徑和致富設想;四問干部評價,了解職工對班子和干部的看法;五問工作建議,聽取群眾對連規(guī)民約、福利待遇、環(huán)境衛(wèi)生、文化建設等民生工作的意見建議;六問發(fā)展計策,立足連隊實際,探討增收措施。

創(chuàng)新形式,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充分考慮職工的生產生活實際,創(chuàng)新走訪形式,廣泛開展入戶談心。在“民情走訪示范連”設立了民情懇談室,每天安排1名連隊干部值班。職工如有問題需要反映,可隨時到民情懇談室與值班干部進行溝通交流,值班人員定期將反映問題及處理情況疏理上報黨支部。連隊干部每天至少有2人以上輪流值班,及時妥善處理職工群眾反映的問題。機關設立“雙服工作日”,互動交流,每周星期一確定為機關干部“服務基層連隊,服務職工群眾”的干部下訪日,每周星期二作為“雙服例會日”,由下訪干部向團黨委匯報連隊當前的重點工作和職工思想動態(tài)。

(二)為職工辦事,解決熱點難點問題

1.分門別類建臺賬。“民情走訪活動示范連”針對民情走訪中職工反映連隊事務辦理不及時的現(xiàn)象,對收集到的群眾意見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分為干部作風、實際困難、工作不足、發(fā)展建議4大類,定期梳理匯總,在連隊每周的干部學習例會上進行討論。對《民情走訪四到戶工作日記》,采用“記號管理法”進行分類管理。其中未辦理事項標記為“0”;正在辦理事項標記為“+”;已辦理并得到滿意評價的標記為“*”。

2.規(guī)范程序求實效。建立了規(guī)范的民事辦理制度,根據(jù)《日記》所列內容,明確每件待辦事項的辦結時限。對已完成事項及時向黨支部書記反饋,并調整該事項在《日記》中的辦理狀態(tài),每季度由本單位黨支部書記簽署走訪實效的鑒定意見,每季度在職工大會上進行一次“民情走訪日記觀摩”活動。

(三)請職工評事,發(fā)揮民情監(jiān)督作用

1.建立“民情反饋”制度,推行辦理結果公示。采取入戶回訪或書面答復的形式,對反映問題的群眾進行當面答復,并征求職工對處理結果的滿意程度。采取在黨務公開欄(連務公開欄)張貼《民情走訪解決實際問題公示單》的形式,每月集中對職工群眾反映問題的辦理解決情況進行公示,接受職工群眾監(jiān)督。連隊干部結合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把“四到戶”內容寫入承諾書,黨組織在全團范圍評選黨員優(yōu)秀承諾書,在本團電視媒體開設“黨員優(yōu)秀承諾書展播”專欄,接受群眾監(jiān)督。

2.建立“民情評價”制度,讓職工評判工作成效。將民情走訪、為民辦實事情況與干部民主評議相結合,連隊每年召開一次職工民意測評會。對不按要求落實民情走訪制度或解決職工群眾問題措施不力,職工群眾滿意度低于80%的干部,由連隊書記進行誡勉談話。團黨委將民情走訪“四到戶”列為連隊干部年度目標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健全完善了連隊干部績效考核體系,推動基層支部創(chuàng)“五好”、黨員爭“優(yōu)秀”目標的實現(xiàn)。將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與民情走訪效果相結合,由掛鉤單位的團領導不定期赴基層點評黨支部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實效,對公開承諾內容不切實際的承諾書,責令其及時修訂,并跟蹤檢查承諾兌現(xiàn)率。

3.建立“信息專報”制度,提升民主決策水平。在廣泛深入開展“民情走訪”活動的基礎上,每月將群眾的意見建議以及辦理解決情況形成“四到戶專報”,2009年至2011年,該團累計編發(fā)信息專報79期。開通了協(xié)同辦公電子信息系統(tǒng),使基層連隊向團黨委反映問題的渠道更加暢通。在團機關設立監(jiān)督電話,對連隊群眾反映事項的辦理情況和存在問題進行受理督辦。

(四)建激勵機制,鼓足干部創(chuàng)先爭優(yōu)銳氣

1.測評走訪滿意度,獎優(yōu)罰劣。團場政工部門每季度赴基層單位督導和評定走訪效果,通過每季度政工例會對連隊干部民情走訪記錄進行點評,通報表彰上季度的“公仆之星”。團規(guī)定年末群眾滿意度低于90%的單位班子取消年度評優(yōu)資格。連隊黨支部以問卷調查方式,每半年在職工當中進行一次走訪活動滿意度自評。每年末對黨組織和黨員履行承諾的情況進行聯(lián)動評議,被評為優(yōu)秀的黨員,在外出考察、和諧小康家庭評選等方面優(yōu)先考慮。黨員干部履諾情況向群眾公布,接受群眾監(jiān)督。團場每年末向連隊征集評選“民情走訪先進經(jīng)驗”,并通過政工例會交流推廣,凡被評選為先進經(jīng)驗材料,年末在黨建考評項目中給予適當加分。每年末評選“民情走訪十佳標兵”,并將其事跡制作成專題片在電視媒體長期展播,將平時走訪工作中的事跡,制作成幻燈片課件,作為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黨課內容。對基層單位年終群眾滿意度測評排名末位的黨支部列入整頓范圍,作為領導班子成員調整的主要對象。對黨員干部進行民主評議,根據(jù)不合格黨員的處置條件,進行組織處置。

2.保障黨建工作經(jīng)費,公開支出。自2008年以來,該團每年將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經(jīng)費納入團場預算,每年向基層45個黨支部劃撥相關經(jīng)費共100萬元;活動經(jīng)費按照各單位職工人數(shù)每人50元標準劃撥至各黨支部,各支部每季度通過黨務公開欄公示專項經(jīng)費使用情況,年末將經(jīng)費使用情況寫入述職報告,接受職工群眾監(jiān)督。

三、成效與反響

1.上訪數(shù)量得到有效控制。干部下訪頻率的提高,使全團上訪數(shù)量及人次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和下降。全年初訪案件調處息訪率達98%,疑難案件和信訪積案排查11起,調處化解率達82%,基本上扭轉了無序上訪和越級上訪。所有群眾來訪均由基層單位領導干部帶隊有序逐級反映,無滯留現(xiàn)象的發(fā)生,形成良好有序的信訪格局。

2.促進了連隊規(guī)范化管理。民情走訪“四到戶”活動為職工參與連隊事務管理提供了平臺,連隊干部對群眾反映問題進行當面答復,確保職工反映的問題和好的意見建議在第一時間得到關注和解決,近年來,全團參加民情走訪活動的領導干部達1360人次,參加活動的黨員人數(shù)980人,走訪戶數(shù)3500戶,占職工總戶數(shù)的98%以上。各單位對于收集的意見和建議進行疏理,凡符合政策的訴求均給予了及時的解決和答復。

3.產生了民主管理新機制。通過問計于民,使“一事一議”民主管理工作機制應運而生。在全團25個農業(yè)連隊開展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活動以來,完成了上百件職工群眾認為必須要做的公益事務,做到?jīng)Q策讓群眾參與、過程讓群眾監(jiān)督,避免了各類干群矛盾的發(fā)生。2010年以來,基層連隊職工通過“一事一議”方式開展各項公益活動所發(fā)生的費用達1420余萬元。

4.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顒娱_展以來,各級干部每年形成民情走訪記錄300余本,團黨委每年舉辦“雙服例會”40余次。各級黨員干部通過與群眾交心談心,及時掌握社情民意,在基層群眾與黨組織之間架起了溝通順暢的“連心橋”?;顒悠陂g,“民情走訪示范連”運用“民情懇談室”這個平臺,做到了受理職工群眾的咨詢,化解連隊的矛盾隱患?;顒拥拈_展使廣大職工群眾感受到黨組織的凝聚力。為數(shù)眾多的農業(yè)生產一線青年骨干,還有部分退休人員,主動遞交入黨申請書。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促進了民情走訪效果,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公開承諾兌現(xiàn)率均達93%以上,群眾滿意率達96%。團黨委嚴格按照測評走訪滿意度執(zhí)行獎優(yōu)罰劣制度,2011年度評選表彰先進黨支部10個,優(yōu)秀黨員45個;對政治文明考評排名靠后的2個黨支部進行了整頓。

5.推動了連隊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干部走訪過程中,根據(jù)職工反映的意見建議,團黨委及時決策,狠抓職工綜合素質培訓,逐步完善社會保障,并在全團實施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四年來,全團累計培訓職工1.2萬人以上,培訓工種17個,通過考核取得初級以上職業(yè)技能證書的職工占總數(shù)的85%,高素質的干部職工隊伍為團場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團場養(yǎng)老、醫(yī)療、失業(yè)、工傷、生育“五保合一”的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職工參保率100%,轄區(qū)居民參保率85.7%。團場先后有700余名棉農轉崗種植紅提,有36名職工成為團場養(yǎng)殖業(yè)大戶;依托小城鎮(zhèn)規(guī)模,發(fā)展設施農業(yè),培育大棚紅提,培育畜牧養(yǎng)殖大戶36個,增強了團場持續(xù)發(fā)展能力。

6.解決了群眾反映熱點問題。“四到戶”機制執(zhí)行四年以來,干部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連隊干部每年入戶走訪率達100%,2011年記錄職工反映的問題69個,召開“民情走訪日記分析會”25次,分析梳理出共性問題36個,梳理解決了12件涉及道路改造、連隊綠化、子女就業(yè)、勞動保護、職工娛樂等群眾期盼的熱點問題,及時化解帶有信訪苗頭的矛盾糾紛43起,使問題處理在基層,化解在平時。近三年來,團場先后獲得農五師“職工培訓工作先進單位”、“職業(yè)技能鑒定工作先進單位”、“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基層黨組織建設先進團場”等榮譽稱號。民情走訪“四到戶”載體真正成為促進基層黨建的有力抓手,使干部作風建設常態(tài)化。

四、探討與評論

農牧團場“連隊黨支部是黨在連隊的基層組織,是黨在連隊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是連隊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團場要不斷完善民情走訪活動長效機制,才能不斷推進走訪活動的實效。

一是要每年評選一批“民情走訪示范連隊”,并加大指導力度,進行重點培植。在召開現(xiàn)場會的基礎上,及時歸納總結經(jīng)驗做法,集中編寫《民情走訪實踐活動經(jīng)驗做法匯編》,予以印發(fā),便于連隊和部門借鑒經(jīng)驗做法,推動全團工作。堅持每年評選“民情走訪十佳標兵”,把標兵的先進事跡制作成電教片,在全團巡回播放,擴大先進的知名度,起到激勵后進的作用。

二是要不斷創(chuàng)新“民情信息采集方式。要讓民情走訪常態(tài)化,做到常抓常新,需要不斷了解職工的心理變化,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民情信息采集方式”,才能在第一時間采集到職工的心聲;要把握信息采集的技巧,處理好意見征求與意見答復的關系。對意見征求要誠懇,對當場能答復的問題要當即答復,對一時難以答復的問題要仔細研究,慎重答復,切忌亂開“空頭支票”。

三是要定期報告和反饋工作效果。每半年召開一次民情走訪活動述職報告會,聽取連隊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并將述職報告在連務公開欄上進行公示,增加民情走訪工作的透明度。堅持讓全體職工現(xiàn)場觀摩干部“民情走訪日記”,積極推行各單位干部走訪評價結果在團場有線電視進行公示的辦法,進一步激勵和鞭策走訪活動。

四是要完善考評監(jiān)督機制。要建立“民情走訪問責制度”,對在走訪工作中落實不力,未能采集到矛盾焦點信息而導致無序上訪的單位和個人實行問責,并在全團范圍通報批評。年末測評走訪群眾滿意率低于80%的單位和個人,由團責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效果不明顯的取消年度評優(yōu)資格,并對其班子成員予以調整。

責任編輯:葛立新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