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全黨大興密切聯(lián)系群眾之風,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定不移依靠群眾,適應群眾工作新特點新要求,深入做好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工作,虛心向群眾學習,熱心為群眾服務,誠心受群眾監(jiān)督。這是我們黨系統(tǒng)總結了執(zhí)政60年 的實踐,探索形成的作為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基本經(jīng)驗之一。
我們很多領導干部長期從事基層工作,對做群眾工作,應該說并不陌生,但從最近幾年的工作實踐來看,確實感到群眾工作越來越難做了。過去,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干部下去了,能解決的問題解決掉,暫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解釋清楚,群眾也就滿意了。而現(xiàn)在,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雖然反反復復地調(diào)查研究,做出了周密的解決方案,有的時候群眾還不買賬。有些比較復雜的問題,經(jīng)年累月,解決了問題的一個方面,又冒出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按下葫蘆漂起瓢,矛盾越來越大,問題越來越復雜,解決起來更加困難。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營造一個穩(wěn)定和諧的發(fā)展環(huán)境,成為各級領導干部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必須時時刻刻始終牢記我們黨的宗旨,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要我們都能夠不斷加強自己的黨性鍛煉,努力提高自己的黨性修養(yǎng),在工作、生活和學習中,時時刻刻不忘記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隨時隨地都努力強化自身的宗旨意識,就一定可以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
這是因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是我們黨建黨以來的實踐檢驗得出的立黨之本。中國共產(chǎn)黨從建黨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88年了,從早期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到中期的社會主義改造建設、近期的改革開放,我們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在十分艱難的情況下,不斷發(fā)展壯大,最終奪取政權,并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靠的就是走群眾路線,將黨的事業(yè)和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在全體黨員干部當中牢固樹立起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這是因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是我們了解民間疾苦、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的情感基礎。我們對老百姓的感情深不深,關鍵看我們的宗旨意識強不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并不是高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以身體力行的具體行動。黨為什么要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作宗旨,就是因為我們黨從誕生那天起,就是從群眾中來,扎根于人民,人民群眾就是我們黨員干部的大地母親?;氐浆F(xiàn)實生活中,我們自己在走上領導崗位之前,其實都是老百姓,而且組織培養(yǎng)我們走上領導崗位的唯一目的,也就是要為老百姓做事,所以我們對老百姓充滿感情,為老百姓做好自己份內(nèi)的事,那是天經(jīng)地義的。對廣大黨員干部來說,對老百姓有沒有真情實感,是不是真心實意地為老百姓辦事,完全可以作為檢驗宗旨意識是否牢固的唯一標準。當前,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同時,社會矛盾較為集中,尤其是貧富分化問題較為突出,一部分群眾生活還比較困難。廣大黨員干部能不能帶著真感情,深入到群眾當中,與群眾保持一種比較良好的互動關系,發(fā)自內(nèi)心地體會群眾的疾苦,真心實意地幫助群眾解決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創(chuàng)建公平、正義的社會,是我們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關鍵所在。
這是因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是推動我們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的強大動力。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不僅要發(fā)揚我們黨做群眾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更要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現(xiàn)在的干部,知識儲備越來越豐富,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很足,只要能夠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完全有能力想出更好的工作方法、提高群眾工作水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是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大前提。在工作實踐中,我們往往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一個地方準備做一個項目,群眾不同意,基層干部也有看法,領導班子內(nèi)部也有不同的意見,但是為了出政績,為了樹威信,項目還是上了,最后引發(fā)了很多矛盾,回過頭來看,我們往往會問,既然群眾不贊成,干部不擁護,我們?yōu)槭裁催€要做這個項目,歸根到底還是沒有正確的政績觀,沒有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F(xiàn)在做群眾工作,解決民生問題,靠簡單的思想工作是做不通的,關鍵還是要發(fā)展經(jīng)濟,有了足夠的財力做保障,民生問題就好解決了,群眾工作也會好做得多。而在現(xiàn)實當中,尤其對邊疆民族地區(qū)而言,財力有限,解決民生問題、做好群眾工作面對的困難更多。但實事求是地講,相對于群眾個體的困難而言,各級黨委、政府的困難總是可以想辦法克服的;相對于群眾個體的態(tài)勢而言,黨委、政府始終是強勢的。只要我們從制度上,從選人用人導向上,從政績評價標準上,都能夠充分地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同志傾斜,在黨內(nèi)營造一種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同志真正得到實惠、讓踏踏實實為群眾做實事的干部不吃虧的氛圍,我們就一定能夠想出許許多多的辦法,千方百計地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我們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這就是《決定》提出的“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真正做到作決策、定政策充分考慮群眾利益和承受能力,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各方面利益關系,切實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讓人民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作者系中共云南省紅河州委書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