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災難,哪里就有軍徽在閃耀;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旗在飄揚。從汶川到蘆山,官兵舍生忘死、沖鋒陷陣的感人畫面,軍民心手相連、共御天災的撼人場景,定格為永恒的歷史,凝固成不朽的豐碑。
災難面前,黨和人民首先想到的是子弟兵。解放軍來了人心定。人民軍隊總是第一時間奔赴災區(qū),第一時間展開救援,第一時間排除險情。用兵于危難之際,發(fā)兵于決戰(zhàn)之時。爭分奪秒的立體大進軍,驚心動魄的生命大營救,攻堅克難的重建大會戰(zhàn),為災區(qū)人民帶去生命的希望和生活的勇氣。“天欲墮,賴以拄其間”。不論橫亙著多么巨大的困難,不論面臨著多么嚴峻的挑戰(zhàn),人民軍隊都不負重托、不辱使命,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正如一家外國媒體評價,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的軍隊應對災難的能力像中國軍隊這樣出色。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生死戰(zhàn)場,既是檢驗一支軍隊戰(zhàn)斗力的試金石,更是砥礪一支軍隊戰(zhàn)斗精神的大課堂。天塌地陷,官兵勇于突進震中地帶,敢于跨越生死界線;地動山搖,官兵不畏千難萬險,奮力開辟生命通道。“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帶血的雙手、磨爛的腳趾、沖鋒的身影,澆鑄成壯美的英雄群雕。人民子弟兵用忠誠和血肉之軀,刷新了一項項救援紀錄,創(chuàng)造了一次次救災奇跡,寫就了一個個英雄傳奇。
災區(qū)是戰(zhàn)場,也是考場。從汶川到蘆山,每一次出征,都錘煉著我軍的核心軍事能力;每一次行動,都考驗著我軍的性質、本色和作風;每一次凱旋,都展示出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光輝形象,贏得黨和人民高度贊譽。實踐證明:人民軍隊不愧為人民的子弟兵,不愧為抗震救災的中流砥柱。
培根說:“超越自然的奇跡,總是在對厄運的征服中出現(xiàn)的。”從汶川到蘆山,我們從悲壯走向豪邁,從不屈走向新生,追夢的意志更加堅韌,圓夢的決心更加堅毅,強軍的信念更加堅定。同黨和人民一道創(chuàng)造了“汶川奇跡”“蘆山樣本”的人民軍隊,在實現(xiàn)強國夢、強軍夢的征程上,必將擔當更大的責任,譜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