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軟肋”(2)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美國的“軟肋”(2)

摘要:每日新報評論員 喻滿意 15日發(fā)生在美國波士頓馬拉松賽上的一幕似曾相識:在一個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到處是鮮血、尖叫、恐慌和警車的呼嘯聲……“9·11”恐怖襲擊12年之后,美國仍然感到自己很脆弱。

恐怖襲擊實施者認為有權(quán)表達自己的觀點,結(jié)果導致其與政府陷入一種敵對狀態(tài)。而對立的雙方實力往往是不對稱的,弱勢的一方為了擺脫自己的弱勢,往往采取不對稱的暴力手段,這就是恐怖主義。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沒有一個政府或現(xiàn)存的秩序需要反對,造反者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如果沒有一個潛在的威脅,政府也就不會實行某些嚴厲的政策。

美國歷史上就充滿了這樣的對立。上世紀60年代,種族沖突和越南戰(zhàn)爭在美國激發(fā)了暗殺、綁架、炸彈襲擊和大規(guī)模反政府事件。近些年,美國保守勢力擔心國家從自己手中失控。奧巴馬的一些政策,如擴大美國醫(yī)保和控槍,加劇了這部分美國人的焦慮,他們反對美國成為一個大政府。有人猜測,波士頓爆炸或許是有人想借此抗議奧巴馬的控槍政策或稅收政策。

不管此次的爆炸是出于何種目的,恐怖主義終究不是一種獲勝的策略。幾乎還沒有哪個恐怖組織通過這種手段達到過自己的目的??植乐髁x通常只能帶來更多毀滅性的暴力,只能讓實施者陷入以暴易暴的怪圈中。

責任編輯:葛立新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lǐng)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