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的夫人娜杰日達·阿利盧耶娃的墓碑位于公墓第一區(qū)的把角。白色大理石雕刻的頭像簡約流暢,精致的面龐透出從容淡定的神韻。這位第一夫人去世時年僅31歲,給后人留下了無限的猜測。
蘇聯(lián)最后一位最高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的夫人賴莎的墓碑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她身著一襲長裙,頭戴花冠,長發(fā)披肩,微微低頭,若有所思。據(jù)說選擇這樣的造型是因為戈爾巴喬夫希望把夫人永遠定格在這一形象。
王明是極少數(shù)棲身于新圣女公墓里的外國人之一。他的墓碑上寫著:中國共產(chǎn)黨和國際共運著名活動家王明同志。王明的妻子孟慶樹及女兒王芳安葬在他的斜對面。
(圖片:新圣女公墓內的王明墓)
文化名人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每個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這句人生格言激勵了無數(shù)讀者,小說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也和保爾一道成為年輕人心中的楷模。
奧斯特洛夫斯基臨終前的時刻永遠地定格在了墓碑上。他一只手放在書稿上,飽受疾病折磨的身體從病床上微微抬起,深邃的眼睛凝視著遠方。墓碑下方雕刻著伴隨了他大半生的軍帽和馬刀。
(圖片:新圣女公墓內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墓)
文學大師果戈里也長眠于新圣女公墓。果戈里一生著作頗豐,代表作有《死魂靈》《欽差大臣》《狂人日記》等。其作品以“極度忠于生活”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鮮明生動的典型形象和笑中含淚的諷刺手法,奠定了俄羅斯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基石。
白色大理石雕刻的果戈里胸像突顯了作家寬闊的額頭和標志性的兩撇小胡子。2009年5月時逢果戈里誕辰200周年,俄羅斯舉行了大型的紀念活動,悼念這位以冷峻的目光洞察世界、帶給我們“含淚的微笑”的文學大師。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