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堅持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下決心改進文風會風,著力整治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優(yōu)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帶動政風民風。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主力軍,黨員干部重任在肩,克服庸懶散奢,始終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尤為重要。
始終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現實情況是,在工作順利的時候,精神狀態(tài)良好;身處逆境之時,精神懈怠、慵懶散奢。于是,有人把工作當成事業(yè),以火一般的熱情投入工作,盡職盡責、兢兢業(yè)業(yè);有人把工作當成副業(y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敷衍應付。選擇不同,結果各異。
始終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需要不斷強化理想信念。有著堅定理想信念的人,往往執(zhí)著堅毅、積極樂觀、充滿激情。對于我們黨來說,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奮斗的力量源泉,否則就會缺乏生機,失去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對于黨員干部來說,為實現黨的崇高理想是立身之本,否則就會辜負入黨時的莊嚴承諾。從大亮山上走來的楊善洲同志生前曾說“入黨時我們都向黨宣過誓,干革命要干到腳直眼閉,現在任務還沒完成,我怎么能歇下來?”
始終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需要不斷強化責任自覺。清楚明了地知道自己肩負的責任,并自覺、認真地履行,把責任轉化為行動,對于黨員干部來說非常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時,突出強調了“對民族的責任、對人民的責任和對黨的責任”,給全黨同志傳遞的是對人民滿懷深厚感情的宗旨意識,對黨的事業(yè)高度負責的責任意識。在回答“是什么驅動你這樣幾十年一日復一日地做下去”時,“當代雷鋒”郭明義同志說:“驅使我的最大動力是一個黨員的責任。我覺得為社會、為他人做好事、獻愛心是我最大的幸福,每做一件好事,我都有一種幸福感涌上心頭。”
始終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要不斷完善正確的價值導向。對組織而言,價值導向是確定激勵機制的基礎,通過樹立標桿、獎勵績優(yōu),來明確組織鼓勵的行為,傳遞組織倡導的價值導向。黨章明確規(guī)定:“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對于黨員干部來說,正是因為不斷被正確價值導向所激勵,才能時刻不忘肩負的重任,始終保持著飽滿的工作熱情。黨的好干部、深受小崗群眾愛戴的好書記沈浩同志說“為人民服務才是最大的做人做事”,引人深思!
“始終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難在“始終”二字。正所謂,一時容易長期難。面對當前日益繁重的改革發(fā)展任務,不斷增強責任感、使命感、自豪感,更加自覺地向優(yōu)秀看齊,求真務實,拼搏奉獻,不懈怠、不放松,吃得了苦頭,經得住考驗,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方能“有始有終”,優(yōu)質高效地完成組織上交付的各項任務。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